第142章
不是众人夸张, 而是皇上至今共得三十四子,其中序齿者二十三。而其余二十二名加起来,也不如太子爷当初受宠。
只皇上渐老, 太子正值壮年。
父子间不可避免地有了些个嫌隙,再加上诸皇子与他们背后的拥趸各种心思,相互博弈。才造成太子爷被废, 直亲王远走, 三阿哥至今被圈禁的惨烈下场。
而今事隔经年, 皇上怒火已平。人到老年又格外心软念旧……
连犯了错的老臣都舍不得苛责, 更何况曾经万千宠爱的太子?
当日将人从咸安宫里放出来,改封贝勒是个信号。此次破格晋封其嫡女,又给赐婚了钮祜禄氏,岂非又一个信号?
至于二贝勒身体欠佳,一直在庄子上养病?
借口借口,托词托词。
该懂的都懂!
什么时候好, 好到什么程度, 还不就是万岁爷一句话么?
连大臣们都能琢磨到这儿,曾经不被偏爱,常感受皇子间参差的老四、十三、十四还能想不到???
不,他们只会认识得更深刻!
区别只在于, 雍亲王府有宁楚格啊。
她当年为了让自己跟家人在太子两废两立中从容应对,顺利苟到大结局,熬成最后赢家, 可没少做功课。虽然二伯些许酒水上了头,生生将皇玛法气到中风,让复立变成了不可能。
但也不妨碍她因此了解,深深明白二伯在皇玛法心中是个什么地位。
皇玛法心中, 大清高于一切。
为了大清,为了他的皇权,三十余年太子说废就废。但抛开这些,二伯还是他曾经最爱,也倾注了最多心血的儿子。
昭仁殿外整整等了四个时辰,没有人比她更懂皇玛法的痛、悔与坚决。
是以,听到信儿后,她赶紧命人开了自己的小库房。
零零碎碎的,给额林珠准备了好些东西为贺礼。见她如此,乌拉那拉氏也赶紧折腾库房,专门捡好的、适合当嫁妆的拿。等她们娘俩准备好,胤禛也回了府:“爷就知道,福晋行事稳妥,宁楚格聪慧机敏。你们娘俩都在府中,就再也不带有分毫差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