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页(2 / 2)

烈明[校对版] 睿士 2435 字 16小时前

阎应元是朱平安一力推荐给路振飞的,当初不过是江阴县城的区区典史,现在却成了淮扬军中仅次于葛英的大将。阎应元对于自己的伯乐朱平安自然是感激万分,一见面便是大礼参拜。

阎应元三十多岁的年纪,身量虽然不高,但体型却极是健硕,一双眸子闪闪发亮,腰板挺得笔直,腰间没有佩刀,却是佩戴着一支看似分量不轻的铁简。

客气了几句,阎应元在前边带路,径直往路府而来,但刚走了两步,阎应元却是停下了脚步,连带着他带来的十余名亲卫也都手按刀柄,牢牢的挡在了朱平安等人的身前。

“什么人?”阎应元大声喝道。

借着灯笼的灯光,不远处二十余步开外,却是停着一辆破旧的马车,车边站着一个人,长发披肩,但却看不清面容。

深夜寂静,阎应元的大喝声传出去好远,但那矗立在车边的汉子却是恍若未闻。

黑暗中,他似乎拨开头发看了看阎应元和朱平安等人,接着便是丢下了手中马车的缰绳,一步步的向着众人走过来。

“大家小心戒备,保护朱大帅!”阎应元招呼着自己的手下众亲卫。

王金发和沈恪也顿时紧张起来,朱平安却是眯着眼睛仔细看着那汉子的身影,虽然看不清面貌,但朱平安却是总觉得这身影似曾相识。

那汉子一步步的走来,脚步虽然缓慢,但却沉重有力,走到相距十余步远的距离,一柄长剑悄然的出现在汉子的手中。

月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落下来,照得剑刃一片雪亮,不由让人心生寒意。

第八十八章 唯有生死

那汉子的身影笼罩在一件胖大的衣衫中,长长的头发又遮住了脸颊,给人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但阎应元却将其当做了前来刺杀朱平安的刺客,因此一出手便是毫不留情。

包在铁锏外的一层套衣应声而落,婴孩手臂粗细的铁锏分为十八节,在月光下闪着黝黑的光芒,裹挟着风雷之声,仿佛迎面而来的那柄薄如蝉翼的长剑随手与之相碰随手便会化为齑粉。

阎应元身怀一身马上、步下的武技,自认为胸藏韬略,却以一介小吏之身不得重用,若不是朱平安的举荐、路振飞的放手重用,恐怕此生都不会爬到如今三品武官的高位。今夜骤见有宵小之徒,竟然要在自己的面前刺杀恩主,自然是一出手便全力施为。

但就是这样的倾尽全力的一击,却像是一柄铁锤砸进了棉花堆中,轻飘飘的使不出半分力气。黑暗中,那汉子的身影忽然间便飘忽起来,恍似一个从地狱中爬出来的鬼魅,倏忽之间,便从铁锏之下猛然出现在阎应元的面前。

这一下可是让阎应元吃了一惊,来不及撤回手中的铁锏,长剑的剑锋已经划过了胸前的一层轻甲。

轻甲的甲片与剑锋划出一行细小的火花,在黑夜中甚是显眼。阎应元忙不迭的回转铁锏,那汉子却是已经飞一般的闪至他的身后,看似不经意的一脚,便将阎应元给踢到了一边。

等到阎应元万分狼狈的止住踉跄的脚步,转身看时,那汉子却是已经和自己带来的十余名家将战在了一处,刀光剑影交织成一张大网,那汉子胜似闲庭信步,也不见他如何出手。周围的家将们却已经纷纷中剑倒地,不过那汉子却是手下留情,出手之间却是没有杀招,家将们也不过是大腿上被划开了些口子,暂时行动受到阻滞而已。

但王金发和沈恪却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朱平安,两人的脸上都是惊骇之色。似乎欲言又止。

端坐在马上的朱平安却是没有注意到两人的表情,一双眼睛只是盯着那汉子的身影,一只手按着自己的佩刀,另一只手则是攥成了拳头,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

片刻功夫,汉子已经冲出了阎应元等人的包围,阎应元却是丝毫不肯后退,虽然明知道自己的身手与那汉子相去甚远,但还是挥舞着手中的铁锏。死死的缠住了他。

时间一长,那汉子明显有些不耐烦起来,长发缝隙中的双眼不由得闪过一丝杀意,就在他出手的那一刹那,朱平安却是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