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1 / 2)

烈明[校对版] 睿士 2323 字 13小时前

眼见着宦官将自己领向关雎宫的方向,宁完我的心里却不由得有些腹诽。“好好的一个英明神武的大清皇帝,如今却为了一个女人和一个夭折的皇八子搞得无心打理朝政,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不行,待会面圣时一定要劝谏皇帝振作精神,重振朝纲,也好彰显我这身为臣子的铮铮铁骨。”

但这个念头一浮现在心头,宁完我又有些忐忑。去年便是在皇八子病重的时候,自己遭了池鱼之殃,如果今天再因为劝谏,受了无妄之灾,将好不容易的机会白白丢掉,是不是有些不划算呢?

想着脑子中乱七八糟的念头,宁完我已经到了关雎宫的宫门前。

宦官通报后,将宁完我引入暖阁,虽然天气凉爽,但暖阁中依然有些热气扑面,还有那种经久不散的药味,猛然一进屋,宁完我险些打了个喷嚏。

“外面都在盛传,关雎宫宸妃因为爱子夭折身体是每况愈下,看来所言非虚啊!”宁完我一进门便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脑子里却依然在转个不停。

行完了礼,听得不远处传来一声,“起来吧!”宁完我这才站起身。

偷眼看了面前的大清皇帝皇太极一眼,宁完我又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声音颤抖,哽咽难言。“这才,这才一年没见,主子,主子怎么清减成这般模样!”

满清八旗尚武,皇太极也是骑射俱佳,原先便是身材魁梧,今日一见,却消瘦了许多,就连面色也憔悴了。

皇太极笑着用脚尖轻轻一踢,“你这奴才,一年未见,这张嘴却是油滑如初,还不快起来,眹有要事交给你去办!”

“主子请吩咐!”宁完我心头一阵狂喜。

“关内传来消息,李自成、张献忠那些家伙,已经被杨嗣昌、洪承畴等人揍得抬不起头来,眼见着这关内的局势就要平定下来。如此一来,明廷的战略重心势必会转移到辽东,大明腹地的精兵一旦抽调到关外,咱们的压力可就大了。”

“主子的意思是……?”

“如今已是七月,朕决意草长鹰飞之时,大举南征,不能给明廷以喘息之机!”

“主子圣明!”宁完我的声音再度挂上了哭腔。

“大军调度筹措方面,不用你来操心。你对关内事务熟悉,和范氏合作多年,彼此熟络,就由你潜入关内,为大军先行探听情况。顺便可以命范氏筹措军资、粮草、兵甲,大军入关之时,你便为前驱,沿途提供山川客流、城池风貌等消息,指引大军攻城掠地。”

“奴才领命,一定不负主子所托!”

皇太极低头看了看宁完我,“不要老想着你侄儿的血仇。凤阳地处大明腹心之地。如今大明虽是千疮百孔,但却仍然具有相当的实力,咱们未必能够深入其腹心为所欲为。路振飞虽杀了你侄儿,此人却是大明难得的干才。有朝一日,我满清大军一路南下,如果此人能为我所用,朕不希望看到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

宁完我犹豫了一下,好不容易将心中那股复仇的火焰压了下去,低头躬身称是。

关雎宫宸妃的身体情况依然不太乐观,她和皇太极之间的夫妻感情也确实深厚,皇太极和宁完我说了不过一会子话,便接连有两拨宫人前来催促他回去。宁完我恢复了二等甲喇章京的头衔,和一个特使的身份,便识趣的磕头告退。

当值的宦官将官袍、告身等物交给宁完我,宁完我这才迈步走出禁宫。

阳光明媚,姹紫嫣红,宁完我的心情舒爽到了极致,宫门口的侍卫提前得到消息,已经为复职的宁完我准备了马匹。

宁完我利索的上马,刚要策马扬鞭,疾奔回家告知家人这个天大的喜讯。耳边却听得马蹄声响,回头一看,几十名顶盔贯甲的骑士簇拥着两个锦衣玉带的年轻人飞奔而至。

“前边是宁完我你这奴才吗?”其中一个年轻人一挥马鞭,指着宁完我大声问道。

宁完我仔细一看,赶忙滚鞍下马双膝跪倒。“原来是十四爷、十五爷,奴才宁完我给两位爷请安了!”

来者正是皇太极的两个弟弟,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以及掌管镶白旗的贝勒多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