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页(2 / 2)

“塘里的火头你捉净没有?”他很快又想到一种可能。毕竟那堰塘闹过火头,王胜利他们当时很可能粗心大意没清理干净。如果里边有漏网之鱼,泥鳅减少就能说得通了。一条斤把重的火头一天能吃掉半斤泥鳅苗,这就有上百条。

“肯定不是火头”王胜利又将这个猜测推翻,“放养泥鳅苗之前我害怕泥鳅逃跑,特意在堰塘里按上防逃网,离地面有三四十厘米高,外来的不可能进入堰塘内。即使里边有露网的,最多一两条,哪能祸害那么多泥鳅,我这才一个星期时间,已经损失十几万苗。”

“这个……”刘军浩没去现场考察过,只能凭经验推测:“会不会是水蛇或者青蛙。你那个防逃网防不住这东西的,一条蛇一天也能吃几十条泥鳅苗,青蛙一样……”

“大哥,我是养泥鳅,不是搞水蛇青蛙养殖的,真那么多,你以为我看不到吗?”王胜利急的在那边反叫他大哥起来。

“那我就不清楚,印象着我家后院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刘军浩仔细回忆,真找不到其他原因。拿自家后院养的那些泥鳅黄鳝来说,基本不用管。

“小浩,你是专家。这次一定要帮我,不然要赔大了,现在就过来给看看吧!”王胜利病急乱投医,把他当成救命稻草了。

“好吧”听他遇到这么大的事儿,都是熟人,刘军浩还真不好意思撒手不管。

“那这样,我下午就去接你。”

“别,我直接过去省事,你来来回回纯属浪费时间。”刘军浩开口道。

“又是王胜利?”见老公挂断电话,张倩撇嘴问道,“他让你过去干什么?”

“老王遇到大麻烦……”

刘军浩把电话内容一说,张倩也明白救场如救火的道理,立刻点头同意:“那你赶紧过去,别耽误人家的正事儿,今天明天我不上课,找人代课。”

下午有钓友返回县城,刘军浩正好搭便车。一路不停,三点多赶到王胜利家。

短短两个星期时间,王胜利像换了个人似的,满嘴起火炮,胡子拉碴。一看就知道为泥鳅的事儿给急的。

都是熟人,他也没给刘军浩客气,直接带人来到承包的堰塘处。

这地方在郊区,周围都是农田,环境还算不错,周围可以看到很多白鹭、翠鸟等以鱼为食物的水鸟。

但王胜利早有防备,上边也搞了一层网纱,水鸟根本钻不进来。

见整个堰塘防护措施严密,刘军浩蹲在边上看了个把小时,愣是没看出个名堂。那么这泥鳅苗,到底是让什么东西给吃了呢?

“怎么样?”王胜利夫妻俩满怀期待的看着他。

“你们真当我是神呀,这会儿工夫哪能看出来。对了,有网兜没有,不要那种大眼,最好是窗纱做成的,我等会儿下水看看。”既然来了,刘军浩也想找明白原因,以后自家遇到类似情况可以防范。

“没有,我现在就去做。”王胜利媳妇转身快跑回家。

半个小时后,网兜做好,甚至她还贴心的绑在长竹竿上。这倒省去刘军浩下水的麻烦,他抡起网兜在堰塘中捕捞,接连挥动几下,然后把打捞到的泥鳅苗倒进一个脸盆中。

泥鳅苗、蝌蚪、蜻蜓幼虫,甚至还有条蚂蝗……这些东西都很正常,刘军浩看一会儿,失望的重新倒回堰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