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如今普朗先生为了连任,筹集了超过十亿美元的竞选经费,从服务于他的竞选团队公布的财务状况来看,手上还有近亿现金,加上普朗先生自己三十多亿美元的身家,竞选经费称得上十分雄厚。”
这些消息如果不是罗沙琳德说,吴前还真不清楚,他道:“好,我知道竞选过程中钱很重要了,那么这么多钱具体用来做什么呢?”
钱只是一种工具,用这种工具做什么,才是关键,总不可能走到街上直接发钱,说,喂,哥们,我给你一千美金,记得投我一票哦。
那是脑子坏了……
罗沙琳德耸了耸肩,道:“能做的事情,要做的事情都太多了……”
米国总统选举一直是非常昂贵的,选举可并不仅仅是站在舞台上口若悬河的给台下民众不停演讲,更重要的是鼓动人们变成候选人的支持者,然后让支持者为候选人的竞选之路投上宝贵的一票。
要完成这个任务着实要费不少的功夫,首先候选人必须要有一个相当规模的竞选团队,这些幕僚小到穿衣打扮,大到各种策略都要为总统候选人做到滴水不漏,光是这些人以及他们活动的费用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能成为竞选团队的工作人员没有庸才,大多是单一领域之中的翘楚,这些人得薪资非常高,竞选团队之间互相挖墙脚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更是花费颇高。
选举最重要的就是宣传和造势活动,那么广播、电视、平面广告、网络以及全国各地的实地演讲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宣传费用每一项都价格不菲,更不要说耗时良久全国范围累积在一起了。
如今绝对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就算某位候选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结果财团觉得这样的人太难控制,不提供资金扶持,到头来只能是一场空。
金钱的威力导致竞选的成本不断飙升。
米国大选的本质就是一场资本的较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哪个候选人花的钱多,往往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这也是促使美国总统大选成本飙升的根本原因。
“其实米国并不缺少优秀的总统候选人,但是绝大部分优秀的人都没法获得充足的资金来竞选总统,最多只能委身充当某个党派及候选人的幕僚,或许这就是烧钱式民主的一种弊端吧……”
罗沙琳德将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给了老板。
吴前听完之后,沉思了一会,道:“总之就花钱造势,让民众更加充分的了解候选人的魅力,从而获得选票,没错吧?”
罗沙琳德和库克斯点头,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吴前笑着将压在资料上的手拿开,指着资料上的照片,道:“这位民主希望之星,卡玛·哈里森女士在三天前公开表示,她的竞选之路恐怕会因为资金不足而走不下去,我觉得,我可以好好帮帮她。”
第713章 欢迎来到纽约!
“卡玛·哈里森募集到的竞选资金不足,我决定要帮这位民主之星继续她的竞选之路。”
吴前的食指戳在卡玛·哈里森的照片上,说道。
从目前的资料上来看,这位民主之星的成绩非常不错,民意调查支持率在百分之十,在民主派系二十名候选人之中排名第三,紧随在乔登和布隆伯之后,颇有追赶之势。
追赶之势只是看上去美好而已,竞争候选人哪一个不是虎狼之师。
派系内排名一二的候选人实力都异常的雄厚,排名第一的乔登曾担任过米国副总统,拥有极其丰富的领导经验,各项观点直指国家薄弱,很是得人心。
至于排名第二的布隆伯,同样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五百亿美元的身家让他跻身超级富豪一流,富豪榜上赫赫有名,拥有雄厚的竞选资金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金钱攻势的强大,在这位候选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初的时候,布隆伯因为身披各种标签,并不被看好,民意调查支持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