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页(1 / 2)

上面赫然还是关于宋志超私人财产的。

盛田昭夫笑了,宋志超旗下主要公司的资产已经明了,这多出来的一份,又能帮他多少?

可是渐渐地,盛田昭夫目光聚焦在这份报表上挪不开了,他的脸色也变得古怪,呼吸变得沉重。

只见在报表上赫然列举着宋志超在俄罗斯投资的三座油田——单单年盈利就高达三十亿美金!

这是个何等恐怖的数字?

这一刻,盛田昭夫才知道那个宋志超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够愚蠢,人家是真的要收购他的哥伦比亚,因为,人家有这个实力!

……

在完全了解到宋志超最真实的“实力”之后,盛田昭夫这个一辈子自尊自大,从不服输的老家伙第一次把宋志超当成了一个真正的敌人。

至少宋志超隐藏的“爪牙”,连他这个快要脱皮的老虎都有些发冷。

事实上此时盛田昭夫想到的是,宋志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隐藏实力?按照他目前的真正的实力来看,足以和香港和世界超级富豪争长短。可他却没有暴露出来,非常隐忍——一个年轻人不年轻气盛也就罢了,还能做到如此引而不发,这才叫可怕。至少盛田昭夫认为自己在宋志超这样的年纪就做不到。

年轻人,哪有不意气风发的。

做出一点成就哪有不得意自夸的。

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能认识自己,恨不得自己一跃成为超级大亨,把那些老匹夫们踩在脚下。

但宋志超没有这样做。

他虽然成为新晋财阀,却依旧装作实力不济的模样,让人误会他,让人看轻他。

只有你的敌人看轻你的时候,你才是把他生吞活剥的最佳时机——这是盛田昭夫经商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此时,盛田昭夫才算真正的认识了宋志超,认识到这个比自己年轻了足足四五十岁的敌人。

……

接下来,盛田昭夫就开始分析宋志超想要收购哥伦比亚的动机是什么。

哥伦比亚是年年亏损,年年赔钱,这一点他应该知道。盛田昭夫觉得,用年轻人喜欢娱乐,喜欢泡女明星来猜测宋志超的收购行为是愚蠢的。因为宋志超在他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那么宋志超为什么要收购哥伦比亚?

很快,盛田昭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为了版权!准确地说为了哥伦比亚公司那2700多部库存电影的版权。

因为当年的盛田昭夫也是如此,也走了这条路。

话说,拥有电影制片厂是盛田的梦想,早在七十年代,他就认为,如果当时索尼拥有自己的电影库和磁带库,就可以用betaax格式发行。现在,索尼的迷随身听和录像带播放机等产品正在进入美国市场,拥有一个自有软件库的好处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显。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很快成为索尼的首要目标,因为它是美国主要电影厂中唯一对全部2700部库存影片都拥有版权的。哥伦比亚公司成立于1924年,由来自纽约东区的科恩兄弟创办。通过制作西部和喜剧电影,两兄弟使小小的电影厂在整个大萧条时期都保持了盈利。六十多年来,科恩兄弟吸引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导演,为哥伦比亚创造了许多杰作:弗兰克·卡普拉的《一夜风流》、艾利亚·卡赞的《在水边》、罗伯特·罗森的《王者天下》、戴维·利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和《桂河大桥》、弗雷德·齐纳曼的《从这里走向永恒》、爱德华·德米特里克的《凯恩号兵变》、辛迪尼·波拉克的《宝贝》、伊万·赖特曼的《小鬼头》,以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