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1 / 2)

曹母看着直心疼,一边把儿子的头靠在自己的怀中。一边接过陈氏手上的米粥,拿着汤勺,一勺勺的喂着曹禅吃。又怕曹禅躺着,在喂曹禅前,都是吹了冷了些,才喂过去。

很快的,一碗小米粥就下肚了。但是曹禅还是没能睁开眼睛,反而呼呼大睡了起来。

曹母命人唤来了典韦,让典韦亲自背着曹禅进入卧室。

此时卧室已经被收拾的妥当了,才被抬为妾没多久的雪玉,凝脂在旁边伺候着。为曹禅脱去衣衫,脱去冠,脱下鞋袜。

但曹母却还是不放心,一边命人拿上被褥。在曹禅床的旁边安置了一晚。

直到第二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看见曹禅安睡的面容时,曹母才是真正的放下了心。

命人不许打扰,她自己则打着哈欠。用了早膳后,回到了自己的房中补觉。

中午时,五辆马车排着长队,来到大将军府。

当先一人是平阳侯荀辉。此时荀辉的面容还是掩不住的哀色,但精神却是好了许多。

居第二的是荀爽的孙子荀烨,荀爽有三子。但是次子,三子早亡。留下了几个孤弱的孙子。

因此,曹禅才选了荀烨,以及荀费为关内侯。算是荀爽三脉皆侯。

居第三的即是荀费。荀烨,荀费二人皆十七八。但此时却是一身侯服,随着大伯荀辉一起而来。

其后是荀彧,荀攸俩叔侄。

二人与荀辉略同,哀色虽然还有,但精神也好了许多。

五人一起而来,是有事相求。他们想为荀爽守灵一年,以表孝心。虽然说守灵是家事,但是荀氏一门因为曹禅而一门五侯。荣宠甚重。

所以,必须要经过曹禅的同意。

他们来的时候,曹禅已经起床。但精神却不怎么好,不时的困意上涌。勉强用了午膳,打算再睡。

听士卒禀报说,荀氏五位侯爷一起而来。

曹禅心下已经猜到了来意,叹了口气,挥手道:“让他们进来吧。”

片刻后,荀辉,荀攸,荀彧一行五人走入。拜见之后,由荀辉道明了来意。

“叔父,与两位弟弟可守灵,但你们二人不行。”曹禅看了眼荀辉,以及荀烨,荀费,随即才对荀攸,荀彧道。

“不要问为什么。我要北伐并州白波,直到河套。立下别州。这是师公的心愿,我必须完成。而你荀文若,干练无比,必须在后方筹措粮食,巩固后方。而你荀公达,智计百出,必须随军北上。收复白波。”曹禅的话不容置疑。

其实荀彧,荀攸二人也知道自己受曹禅重用,要在这个时候离职显然是不可能的。但还是怀着一分对荀爽的孝心。打算为其守灵一年。

听到曹禅的话,心下不由失望。

见二人失望,荀辉忙道:“文若,公达不必太过介怀,我父那边,有我与二位侄儿陪着就行了。你们二人要帮助宗嗣收复白波军,准备北伐事宜才是。”

说到这里,荀辉沉声,言语中带着严厉道:“帮助宗嗣讨伐不臣,这是父亲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