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用户量,这样的普及率,让马风的零售电商野心,也比历史同期更早萌发了出来。阿狸巴巴从02年下半年开始,就同期开始开发一个叫“淘宝网”的应用,相当于是比原本的历史早了至少五个月。
不过别小看这仅仅五个月,因为原本历史上淘宝网的诞生,是基于2003年年初的一些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然后痛定思痛才临时起意(至少是临时坚定了本来比较模糊、犹豫的远期目标、下决心提上来马上做)。
所以历史上淘宝网刚出来的时候,公共卫生事件也差不多过去了,而早期版本用户体验也不好,整个2003年也没多大发展,一直到04年年底支付宝弄出来之后,淘宝网才算是进入了全速发展期。
而现在虽然只提前了五个月,却是让刚刚诞生不久的淘宝网,就赶上了“很多城市的国民都得宅在家里,不方便出去购物”的痛点风口,结结实实薅了一把刚需的网上购物羊毛,以至于淘宝网的早期用户增长速度可谓飞起。
尤其是因为这一世,支付宝的诞生是比淘宝网早的,支付宝已经用来卖了将近两年的点卡、图书、以及网上b2b电商的样品订货付款,支付工具已经很成熟了。
这次淘宝网上线的同时,支付宝的技术已经迭代到了“无需绑定ac地址,用户只要自行到网站上下载,并且绑定银行卡,即可使用”的程度,而且安全系数基本上也跟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04年底05年初的水准。
这样一来,淘宝网一上马就有完全体的支付宝可以用,更是如虎添翼。
事后马风也把淘宝网和支付宝的用户增长数据给顾鲲看过。顾鲲瞟了一眼,就大致估摸出:这一世的淘宝网,在发展到2003年年中,当年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平息的时候,用户规模和店铺数量,基本上都相当于原本历史2005年初的水平了。
换言之,淘宝网用了半年的时间,走完了原本历史上要发展两年才能走完的路,结结实实提前了两年发展节奏。
这一世华夏人民03年的网购习惯,就已经相当于后世05年了。
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让阿狸巴巴和支付宝的增长飞轮愈发强劲,一步先步步先。原本可能要到2007年、才能去港交所第一次io上市,现在看来,按照这个增长势头,到2005年就能上市了。
要知道,2005年只是互联网寒冬刚刚结束一年而已。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能在01年以后、05年以前上市的国内互联网公司,历史只有做网游的盛达(04年)和做搜索的度娘(05年)。
现在顾鲲投资占股超过30的阿狸巴巴,能在2005年就io上市,进一步加持了他的江湖威望,让他作为华人世界商业教父的都市传说,得以进一步如雷贯耳、传唱后世。
当然了,历史上的盛达网游也能在04年上市,如今网游界的另一巨头众联游戏当然也没什么难度。
于是乎,随着历史的车轮迈入2005年、寒冬的彻底结束,世人赫然发现,华夏互联网圈的前三巨头里面,已经有一家丁三石的黄易、在寒冬期间被顾鲲间接控制了(顾鲲没怎么洗丁三石的股份,但是把新闻集团、也就是大洋国的福克斯系的股权彻底洗没了,历史上默多克持有的黄易股权都到了顾鲲手上)
而除了前三巨头之外,0405年新上市的后四小龙里面,也就是众联、盛达、度娘、阿狸这四家,居然也有众联和阿狸两家都是由顾鲲作为第一大股东。
第336章 敲钟
顾鲲在华夏互联网界的如此强势,让那些每天盯着中关村的财经观察人士们,纷纷撰稿惊呼:虽然华夏的互联网寒冬过去了,但是当春天再次来临时,大家看到的却是顾鲲这个油老板狗大户,赫然在互联网新经济的版图中,做到了七分天下有其三。
不过,对顾鲲而言,他最看重的还不是那些虚头巴脑每家最多几十亿美元市值的股份——他在这三家占的全部股权加起来,眼下都还不到一百亿美元呢。跟他的兰方石油业和奢侈业、地产业的整个基本盘比起来,只有百分之几的规模。
顾鲲更看重的,是随着阿狸巴巴旗下淘宝的崛起,如今国内驴牌、香奈儿、纪梵希之类的牌子,在网上假货横行。比如驴牌都被称为“买菜大妈人手一个”的下流街货。
而唯独他顾鲲控制的牌子,几乎从无网店假货,最多只有实体店假货。
因为只要有人敢在淘宝上开店卖顾鲲掌控的牌子的假货,不用两天工夫,就会被马风亲自带队钦定干掉、连店铺一起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