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页(1 / 2)

最好就是01年开始逐步施工、03年全面量产。

“杨总说得很对,我大概率觉得,露西亚人这波被金融战波及后,有可能导致油价两年的滞涨。而且,最近国际投资对于互联网概念比较热捧,全球科技投资有偏向传媒务虚的倾向,任何实物资产肯定都涨不了。

依我看,虽然华夏方面加入wto的谈判很努力,可是至少还面临两三年多个回合的交锋,02年能加入就不错了,我们就按照那个时间点为基准,来储备技术、部署量产吧。具体需要哪些投入、怎么个合作,还请杨总给我一套方案。顺便帮我评估一下,按照这种模式,这个油田在金融层面能够预估值多少钱。如果我愿意用油田抵押、或者做转股债,能怎么个做法。”

听顾鲲这意思,杨总也心里有数,这是确实打算一条龙承包给华海油。

既然如此,其他倒也好说了。开采成本和每桶毛利稍微高估一点,也不是什么问题。

第115章 有德者居之

一个油田的经济价值应该怎么估计?

很显然不能按照目前的国际油价,甚至不能按照预期的国际油价,简单乘以储量来计算。

前文已经说过,每一桶油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油田里,价值是不一样的,预期开采成本必须扣除。

所以,华海油帮顾鲲估算了预期开采成本后,估值才能继续往下谈。

“假设3年后油价为40美元每桶基准,扣除油价风险波动因数,在投资评估环节按35美元计算。

使用新的海上平台技术,开采成本控制在15美元每桶。每桶基础毛利为25美元,投资评估环节认定毛利20美元。按照22亿桶储量下限估算,总基础毛利为550440亿美元。”

“假定持有开采技术的国际开采巨头,入场的行业基准毛利分配率为25,可以归因于油田所有者的稳健金融期权利益为330亿美元。”

杨总手下的华海油工程师、和建行方面紧急派来的高级评估人员,很快对兰方方面的诉求,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解答,那服务态度简直好得一笔。

开发油田的事儿,不是那么容易直接谈的,理论上得招标。但是以储量权先搞点融资、投一点可转债,却是相对便捷的。

尤其是地主顾鲲眼下正好有大笔融资需求,是甲方自己很迫切,那就更是天赐其便了。

建行在国内四大行里论实力其实排得是比较靠后的,不过那么大的银行,要接一个外国几十亿桶级别的油田的融资还是轻松能承接得住的。

只不过,这种事儿要是放在国内,工行说不定就捷足先登了。

也就是在兰方,因为建行之前已经在n多本地基建投资项目上跟甲方合作过了,这次当然要近水楼台先得月。

建行方面非常热情,派了不少级别足够的决策者现场办公,还配套了很多足够资深的贴身咨询服务人员。

尤其是那些咨询顾问型的,清一色都是美女,个个漂亮,随叫随到。很显然,要是顾鲲想用可转债的发行作为筹码,潜特么十几个,那都是轻轻松松的。(想靠贷款潜人是不可能的,贷款是你求着银行。但优质资产发行转股债,那就有极大可能是银行求着客户了)

只可惜,顾鲲太年轻了,他过完年也才22周岁,现在98年6月份,确切年纪是21周岁刚过半。

而那些金融专业科班读完、表现再好也得正儿八经干上三五年才有资格做这种重大涉外投资项目的女职员,怎么至少也得25岁往上了,好多都年近30。

顾鲲自然非常绅士,不会去吃老草的,就当是放弃免费福利了。

双方短暂而严肃的磋商之后,认为顾鲲如果愿意把油田彻底100抵押出去,那么融个200多亿美元都是有可能的——估值是330,但是融资本来就是有利息的,即使是将借款用于金融投资这种还款年限不太长的事务,一般银行也要留两三年的利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