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刘刚这个是史实真名,这位大律师是华夏vie之父,当初搜虎新郎黄易三家的风投法务模式,都是他承办的。不过本书中不会出现这些人的剧情,以上纯科普,不侵犯任何人名誉权。)
顾鲲停顿了一下,继续解释:“我呢,也算是借鉴了这位刘律师的计策,我觉得,特效其实是最容易实现异国外包来降低工会话语权的。
目前好莱坞的导演工会和其他几个工会,不允许直接把特效制作整体打包,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家海外离岸公司的特效为本土特效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然后利润都留在技术服务公司,好莱坞本地的总包方几乎零利润,也就不用交税了。
同时,我们在兰方的技术服务公司,也不会收取任何所得税,你们可以尽情地分赃,就像其他加州互联网避税大户,准备在开曼群岛、巴哈马和维尔京群岛做的那样。一年之内,我就可以说服兰方政府,把自己的高新产业税制,改造成开曼群岛那样子。但我们比开曼群岛多更多的配套。”
视觉特技公司,说到底是属于it产业的,只是为电影产业服务,所以这是最适合用互联网公司的逃税架构转移出去的。
只不过,如今才1996年,正儿八经的互联网公司都还没全部想明白这个架构呢,只有一两个头部翘楚想明白了。
所以,娱乐业那些反应迟钝的家伙,完全没有意识到这里有一个转移逃税的时机环境悄然成熟了。
既然如此,顾鲲这个重生者凭什么不能喝第一口利润,为自己的文旅大业铺路呢。
至于他将来为兰方拉到一个特效影城,就算没有税收上的利益,也可以从旅游业和城市名片上捞回来。
就好比21世纪后,日本人在关西的旅游业萧条成啥样了,大阪都得靠一个环球影城撑回来一些门面。对顾鲲来说,这样的交易绝对是赚的。
当然,区区一个艾默里奇,带动效果还是有限,但路都是一步一步走的,顾鲲完全可以指望这个突破口,渐渐把一群“郭德纲型”不容于好莱坞传统圈子的特效炫技派导演拉到他那儿取景、外包特效和大场面道具。
至于那些相对风雅的文艺逼,顾鲲肯定是绝对指望不上的,他们爱留好莱坞就继续留好莱坞好了。
在顾鲲眼里,这些文艺逼也就是个半吊子,他们看不上炫技媚俗派,可惜本身也没见的多高雅,真要高雅艺术家你去混欧洲三大电影节啊,去法国德国意呆利拍啊,来什么好莱坞。
都来了好莱坞了,就不要端着脸了,要俗就俗到底。到了窑子里还装清倌人,像什么话。
第26章 丧心病狂
艾默里奇其实并不是很懂法律,vie架构什么的法律细节听了一遍后也没理解多少。
但他听顾鲲提到“开曼群岛、巴哈马群岛、维尔京群岛”这些地名的时候,大致也能曲线理解顾鲲到底想干什么了。
这些都特么是著名的洗签避税胜地啊。
后世华夏n多互联网巨头,哪个不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
后世大洋国n多互联网巨头,哪个不是注册在巴哈马群岛的。
只要你输出的不是有物质实体的货物,而是虚拟物品,比如代码、视频、音乐、无物质服务,你都能到这些群岛完成利益的最大化。
兰方群岛这种肮脏的化外小国,似乎也很适合略加改造之后做这种事情,唯一的区别,只是人家位于东南亚。
一个对比,一个例子,有时候比千言万语的理论解释,更能给分赃合作者信心。
艾默里奇脑补了一个“东方开曼群岛”的奸毒形象,瞬间就觉得顾鲲这事儿十有七八真能办成。
当然了,只有顾鲲自己知道,他的兰方终究是做不了“亚洲开曼群岛”的,这主要是兰方的政治环境和其他预期不符合互联网巨头投资人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