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大设计院的人勘测、并且与兰方官方协商后,机场的最终选址,定在了兰方主岛以东、一个距离主岛两三公里的离岛上。
这座离岛原名叫海鸥岛,很土气的名字,是因为海鸟比较多而得名,面积大约有20多平方公里。地质是海砂沉积地质,盖机场的优势在于地形平整比较方便,但是做防沉降要多花点功夫,但也不算太软,总的来说在可接受范围内。
兰方大公朱猷栋本来也问过交大的设计负责人,主岛上找空地盖是否可以。但设计师很负责任地告诉他:
“机场周边数公里内都是要清空的,不能盖房子也不该有田地,至少我们华夏设计是比较严谨的。你不能拿日本人那种成田机场跑道旁边还有钉子户来类比,那是因为日本人执行力不够,也不如我们华夏人重视安全。
所以,使用与主岛隔开两到三公里的离岛,是净空效率最大化的,不浪费土地,三侧的净空区域都直接是海面。后续让顾老板追加投资、造一座两三公里的桥,连接主岛,很方便的。”
朱猷栋不懂技术,看华夏方面说得头头是道,也就只是最后追问了一个问题:“造桥大概要多少预算?”
交大设计师:“很便宜,这里本来就是沉积地貌,海水不深,才五六米,打桩不贵。而且不用考虑通航,直接堆堤道都行,或者中间弄个低架空的斜拉桥,一公里一千多万绝对搞定。”
在浅海堆一条堤坝是非常便宜的,只要开一堆蓝翔过来搞土方作业就行了,能极大缩短所需造桥的长度。
而一般长江上那些桥之所以造价贵,另一方面是因为江河上要考虑通航问题,不能把桥洞造得太低,否则船过不去,水运就废了。
但是这里的项目明显不用考虑航运,因为本来这儿就没航道,万一有船要过,超高,稍微绕几公里路程,从离岛外侧绕过去就行了。
所以一千多万一公里的桥,轻松就搞定了。
朱猷栋大笔一挥,正式把这个离岛上一半的土地,先划拨给了顾鲲。
第10章 演技迫真
被朱猷栋正式划给顾鲲建机场的那个离岛上,原先总共也就不到一百户人家。
为了国家的大业,兰方政府还是非常热心地主持了征地。该迁的都迁到主岛上,在主岛上重新分房、并且许诺给正式工作、目前先给两年生活补贴。
兰方的土地所有权还是比较铁的,所以强拆会很棘手。
不过这个市场本来就是买方市场,反正兰方挺空的。上面都放话了,如果他们当中有任何人不愿意拆迁,大不了机场稍微挪远一两公里,到时候这些人就等着在机场旁边听噪音承受雷达辐射吧。
所以过程中一个钉子户都没有,全部心悦诚服地走了。
本来离岛上的渔民住所就基本上是高脚水屋,不值钱,肯定不如主城区的公寓好。之前住这儿只是为了打渔方便、需要沿海的房子系泊自家的木质小渔船。
这种船也打不了多少鱼,收入是很苦逼的。现在给他们介绍酒店和其他旅游业工作,或者将来到机场做后勤,这些没见过世面的渔民当然乐意了。
不到半个月,整个海鸥岛都被彻底肃清了。肃清过程中,交大的勘测队已经把测量工作搞完,然后直接开始施工。
所有的工程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都是中方派来的,顾鲲也没那么多足够专业的人手监视,只能让罗海莉他们几个偶尔来盯着点,听取一下汇报及时转发。
按照交大监理的估算,机场跑道八个月可以完工,加上配套设施、塔台雷达站候机楼,全部算上一年左右。到时候再试运营几个月磨合一下,争取1997年年初正式投入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