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2 / 2)

所以说搞实业的就是误国啊,哪怕捞船这种看似一本万利的生意,赚的钱也都会重新投入“扩大再生产”里面,套成了固定资产。

资本论诚不我欺。

空集装箱吊到船上之后,顾鲲指挥所有船员,把所有货箱全部人工搬运到集装箱里码起来。空集装箱里提前还垫了一层减震的泡沫垫,进一步减少颠簸损坏的风险。

十几个人搬几百口木箱子还是很快的,15分钟就装完了。顾鲲只留了几箱样品在外面,以备到时候跟范·比尔松谈判验货时用,其他的全部贴上封条锁死,由吊车吊到挂车上,拉回仓库锁好。

连带着码头上的一个小仓库,都是顾鲲提前为了这些事儿买下来的,一个能装几百口集装箱的中型库,里面其他的集装箱都是堆着杂七杂八混乱的货,或者是租给其他货主堆货掩饰的。

顾鲲的两口箱子隐藏在其中,才是最安全的,比单独找个地方存放还安全。

这都是上辈子做灰色生意十几年积累下来的常识。

忙完这一切,天色已经是黎明。所有人都散去,各回各家大睡一觉。

估计这些水手们能一觉睡到傍晚再起来,然后吃点东西泡个澡,就该去夜场花钱找点乐子爽爽,然后回头让老板报账了。

……

顾鲲也是一觉睡到傍晚才起来,不过他并没有那些目光短浅的人那样,立刻想着去找个女人。

事业繁忙,有太多的善后信息,需要他去处理了。

妹妹顾盼因为之前在船上的时候没有他那么辛苦,所以醒得比他早,帮他做了晚饭。

“哥,你不跟他们一起去玩么?后面这几天,你是不是会待在家里?”

“我有那么多善后工作要忙,哪有心思想那些。”顾鲲吃着妹妹熬的艇仔粥,懒得多解释。

顾盼坐在他身边,想了想:“是不是找人出货的事情?”

顾鲲并没有告诉过妹妹范·比尔松的名字,所以顾盼是不知道他具体找谁出货的。

顾盼只是笼统的知道,哥哥有外国朋友的出货渠道。

顾鲲听了妹妹的揣测,不由轻轻笑道:“没经验了吧,这种事情,哪能立刻找出货渠道呢。我距离上次捞到船还不久,要是现在又找上门去,对方会怎么想?”

虽然荷兰人比较在商言商,可是如果让荷兰人觉得“这个上家似乎有本事接二连三捞到新船”,那也难免不会财帛动人心,从而试图往供应链的更上游窥伺一下。

顾盼听了,似懂非懂。

顾鲲便继续分析:“而且,我上次跟着杜国伟他们一起出海、浮光掠影扫的那一圈,发现的船可不止昨天捞完的这艘。另外还有一两条相对不值钱的小家伙。

如果我现在去谈一次出货,过两周再去谈一次出货,对方肯定会嫉妒到发狂的。还不如我把我可能看到的都捞完,然后今年就封钩收手、暂时退出江湖,然后再一次性归并了找下家出货。”

当然,归并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得是选择性的。因为每条古代沉船的朝代可能都不一样,你只能把年代比较接近的互相归并到一起,差得远的就穿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