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2 / 2)

一点都不吐露思路的话,确实很难聊下去。不过核心竞争力肯定是不能吐露的,只能说些启发性的边边角角。

顾鲲整理修饰了一下,委婉说到:“其实是这样的,徐哥你应该也知道,这几个月,你进口的那些高档海鲜,按人民币来算的话,都涨价了吧。”

徐锋喝了口铁观音:“那肯定的,上上个月人民币贬值了那么多。不光进口物价涨,国内物价也在涨。粤州城里,猪肉都从三块五跳涨到四块五了。”

顾鲲:“但是你们国内的物价,毕竟不是所有品类都涨了——猪肉确实反应快,那是因为每个人每天都要吃的,价值洼地的传导速度快。

但那些跟民生不是每天相关、周期比较长的消费品,还是有没来得及涨的。这些东西要是能打个时间差,贩到周边国家去,说不定就是两成以上的利润。”

顾鲲没提柴油,他只是泛泛地说理论分析,这样也不至于让徐锋立刻意识到他的核心利益。

徐锋果然眼神一亮:“你希望我帮你调研那些从去年12月底至今、两个多月来依然还没涨价的大宗商品品类?”

“差不多吧,徐哥,我敢说,我是这两个月里,第一个跟你提这个设想的人,我也希望有钱大家一起赚。”顾鲲打了一张哥们义气牌。

徐锋微微颔首:“确实,我身边的朋友,国内的居多,涉及外贸也主要是进口,没什么人出口,他们这方面的眼光,确实不如你。就凭你刚才那句提点,就值至少十万八万的人情。

不过,你的问题还是太泛泛了,调研起来太困难。你有没有什么大致的倒卖目标,我帮你参详一下。”

顾鲲想了想,吐露了一个他觉得徐锋最不可能截胡的目标:

“非要举个例子嘛,也行。我就这么说好了,如果找不到其他中间阶段倒卖的东西,我最后是打算趁着华夏物价全面上涨之前,把我手头的人民币,统统用来买船造船——这是我的老本行了,一条船200万起步,我囤多少人民币都能花干净。”

徐锋点点头,买船确实是足够大宗的交易,堪称现金流黑洞。

然后,他又想到了一点,下意识反问:“顾老弟,之前你不会就那一条船吧?亏得海关陈科长还把你当成什么知名爱国华侨款待重视,你小子扯虎皮拉大旗的本事果然厉害。”

顾鲲盘算了一下对方的动机和语气,选择了坦然承认:“徐哥果然好眼光,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当然,这种“坦然”,只是曹操面对许攸问粮时的那种程度。

徐锋很自得:“本钱和胆量、能力,都是综合实力的一部分。你的本钱少了,依然能把事情做成,说明你的胆略比我预想的更强。何况,有那么一条船,至少也算是百万富翁,不差了。”

呵呵,老子当初其实连百万富翁都不是,只是五万富翁。价值百万的船是花了五万租来的(折合人民币五万)。

这个许攸,不合格啊。连“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日果然”这一段都没诈到,就直接相信了。

徐锋感慨完,那种许攸式的智商优越感也自以为得到了满足,思路果然活络起来,说话也变得推心置腹。

盘算了一会儿之后,他就给顾鲲指点了一条路子:“既然你把机密相告,我也给你一点干货。

首先,如果你最终打算把人民币都换成船,我劝你一定不要在粤东、胡建这边的船厂下单。这儿的船厂,渔船订单一贯走俏,材料周转也快,拖到你下定的时候多半已经涨了。买渔船要去东海省或者江南省的船厂下单。”

“哦?为什么?”顾鲲也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