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小雨停下手指,笑嘻嘻地说道:“不说。”
“听吧,她说不传出去,没事了。”薛崇训淡然道。
张说愕然,一个歌妓的话是可以相信的?不过如今身在青楼逢场作戏,张说也不好过多劝谏,说多了总归不太好。
薛崇训将张说的神情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说:“她比很多同僚都可信,张相公不必介意。”
张说只得无奈地点点头:“薛郎所言极是,无论士族还是商贾,有钱便会置地,不置地置产手里的钱便是浮钱,随时化水的。越有钱的人经营的门路越多,日子一长土地自然就被一部分人逐渐兼并了。故天下人口逐年增加,户部掌握的户数却日渐减少,连折冲府的兵员都常常不能满额。前年薛郎与我联手提出官健法,这才想到办法补充了国内的武备。”
薛崇训道:“所以我认为现行的府兵制已不适应现状,折冲府对民籍户征兵到长安等地‘上番’,因为府兵匮乏上番的时间越来越被延长,更会加剧民户依附地方大户逃役,户籍会进一步减少,也给百姓增加了负担。”
被征到折冲府的兵丁确实是百姓家的一个沉重负担,因为府兵要自带马匹粮秣衣服,朝廷只发盔甲长兵器等物,相当于一家子帮国家养着一个很难带来收入的强壮劳动力。
张说点点头表示赞同,沉吟道:“这些年市井商贸昌盛,漕运畅通,国库日渐充实,如果开源节流劝导奢靡之风,为府兵发军饷补充用度,倒是可以与民实利,收得天下百姓之心……”
“我有个想法,张相公听听如何?”薛崇训趁机把自己的算盘放了出来,“不如取消上番法,改以官健充当常备军,驻扎在国内各都督府,让军士专门从军驻防,不干别的勤于训练定能大大提高我大唐军力。”
张说很快就意识到了什么,忙问道:“长安轮流上番的府兵,用什么兵替代?”
“神策军。”薛崇训缓缓说道。
张说脸色骤变,再次回头看了一眼蒙小雨,却见薛崇训泰然自若,一点都不担心的样子。
薛崇训一本正经道:“守备边关的边军逐渐形成世袭军镇,常年武备久经沙场;相反国内歌舞升平,府兵兵源训练皆每况愈下。长此以往,武备上定然会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尾大不掉非社稷之福。所以扩充官健组建常备军势在必行,如今天下富庶,配以户部税法的革新,完全可以养一支专门用于武备的健儿。而折冲府的兵源则不用上番,只需每年农闲时召集一起训练一番便各自回家耕种,只有在发生连绵日月的大规模战争情况才动员征召他们。”
张说眉头紧皱,没有马上回答,他心里明白得很,什么提高军力之类的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他的嫡系人马神策军名正言顺地驻防长安。
第十六章 永远
在水云间青楼里薛崇训和张说以玩乐的名义独处了小半天工夫,薛崇训趁机提醒了张说一些事儿,他费力把张说提拔起来做了中书令,权位凌驾于其他几个宰相之上,当然不仅仅因为和张说的交情或是欣赏其才华的缘故。从提拔张说那一天起,薛崇训及其幕僚集团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布置。
两人谈完事儿已到中午,遂叫了些酒菜在水云间吃了一顿,吃罢午饭喝了会茶便准备离开了。
薛崇训刚走到屋门口,转头对送别的蒙小雨说道:“数月前府上新买了一些奴婢,获罪官宦人家的女子,模样姿色都还过得去,一时没派上用场。你要是愿意,可以到我府上教习她们歌舞乐器,以后有宴请宾客的时候,也好让她们歌舞助兴。”
忽然提出邀请事前没有预兆,蒙小雨愣了一下,沉吟道:“妈妈恐怕舍不得我离开呢……”
薛崇训道:“这事儿你倒不用操心,只要你愿意,其他的事我会派人和杜姐儿说的。不过你倒不必勉强,要是觉得在水云间过得快活,我也并不强求。你先想想,考虑好了到晋王府上给薛六说一声就成。”
“薛郎……这是要买下我?”蒙小雨露出一丝勉强的笑容。
薛崇训点头承认,她又说道:“能买多久,以后又卖给谁呢?”
薛崇训怔了怔,招了招手让蒙小雨过来,在她耳边悄悄说道:“永远。”
蒙小雨顿时“咯咯”笑了起来,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几乎笑了出来。惹得一旁的张说也是一脸好奇,不知薛崇训说了一个什么词儿竟能达到如此效果。
蒙小雨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薛郎真是会说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