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2 / 2)

韩信知西路兵败,让人告之乐阳,起上郡兵攻进北地。韩信带岐山之兵,入驻杜阳。四月十日,韩信在杜阳筑一高台,用牛羊之头祭拜炎帝,誓师伐秦。

大军杀进北地,声势浩荡。秦军探马急忙回报,东方宇关闭城门,不许百姓出入。东方宇在城中等了两日,却没等到汉军前来,连忙派探马出城打探消息。探马回报:“汉军取道荆棘岭,在上游砍木做筏!”

东方宇闻之大惊,原来这阴密有两条道,一条是通往华亭的。另外有一条不为人知的小道,是通往长武的。汉军如果取道荆棘岭,那必然是渡黑水打长武!等汉军渡过了黑水,到时候秦军只能望水而叹了!东方宇派出探马,对他们说道:“你们等汉军渡河的时候放烟为号,我到时候领兵杀出,必要让韩信饮恨于黑水之中!”

东方宇在城里秣兵历马,只等信号一起,就领兵杀出去。到了中午,有士卒在城头看见东北方浓烟直冲苍穹,东方宇喜道:“韩信渡河矣!”遂领大军直往荆棘谷杀去,大军疾行,没过多久就看到荆棘岭。东方宇正要进岭,旁边亲卫拽住东方马缰道:“将军请看!”东方宇抬头看去,只见荆棘岭上,数处狼烟滚滚而起,周围山木之中响起震天的鼓声。

东方宇大叫一声:“中计矣!速回!”

言毕,掉转马头直往回走。等大军回到阴密后,才发现有些不妥。东方宇连忙派出士卒又探,到了晚上士卒回来,向东方宇禀告:“汉军渡河的时候在山上点上狼烟,山林之中丢弃了数面大鼓,已经渡水走了!”

东方宇叹道:“长武若失,吾之罪也!”

长武将军乃金宁,韩信渡河不久,漆县的大军就开始正大光明的渡河,数百只小舟来返迅速。城上金宁正准备领兵出城,拦截汉军渡河,韩信从后面杀来,金宁连忙闭城不出。漆县的将军乃丁复,丁复曾是赵将,楼烦人,刘邦入关之时,丁复在邺城投之。

汉军将长武团团围住,城上士卒颤颤兢兢,金宁大声吼道:“汉军匆忙渡河,未带攻城器具,尔等何必惊慌?”

秦军闻金宁之言,军心稍安。韩信在城下看了一会,就带兵退去。长武城边有一山,山上枯木草枝甚多。韩信让士卒在山中砍材取木,在晚上的时候每人抱一捆干柴至长武。长武城因外面有黑水河,所以未曾修护城河,城墙皆用土木筑成。汉军在城下堆积柴木,然后放火烧城,大火冲天连城门都烧着了。

金宁大恐,神魂不定。亲卫说道:“北门无火,可从北门而逃!”

金宁领兵从北门而出,果如亲卫所言,北门无火。秦军黑夜奔逃,至一芦苇林,突闻一声炮响,芦苇沟燃起大火,有大军杀出,吼声如翻江沸海!金宁道:“中计矣!”火光中,无数汉军杀出,金宁转头便走。背后一将杀至,金宁心怯,不敢交战,沿河而走。走不多时,战马失蹄将金宁摔进了河中,那将在河边看了半天,感觉河里没有动静,以为金宁已经被淹死了,所以拍马回去。等那将走后,河里面才钻出了一个头来。原来金宁乃猎户出身,水性不弱,落水之后,他用手折了一根芦苇杆,将芦苇杆咬在嘴里,另一头露出水面,因此能在水下藏了半天。等那将走后,金宁才悄悄的爬到岸边,向北而走。

东方宇在城中心急如焚,探马来报,河对面火光冲天,东方宇仰天叹道:“长武已失!”

到了第二天,一骑在城下叫门,东方宇登上城墙,看后连忙叫人打开城门。东方宇急忙将那人迎进城中,口中急问:“兄长,秦王可曾派来援兵?”

聂政摇头说道:“未曾!”

东方宇急道:“那该如何是好?韩信骗过了我,偷渡黑水取了长武。秦王不派援兵,莫非是想让我困死在阴密?”

聂政从怀里取出木板,告曰:“此乃秦王手书。”东方宇看后大喜,说道:“秦王已有定计,我等依计行事便可!”

韩信攻取了长武,第二天便带领大军杀往华亭,三日之后,大军到达华亭,发现城池已空。韩信入驻华亭之后,让人询问城中百姓,百姓道:“秦军听闻大军已至,早在数日前就弃城而走了!”

韩信听见后颇有些疑惑,寻思莫非嬴子婴集结重兵要与我一决死战?他心有疑惑,暂时按兵不动,找来吕台说道:“我给了二千兵马,让你攻下阴密,你能做到吗?”

吕台面有难色,期期艾艾的说道:“阴密城池森严,恐怕力有不逮!”

韩信笑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阴密的守将越小心,工事造得越多,代表他越害怕。吾有一计,你依计谋行事,必破此城!拿下阴密之后,内史之粮运来北地也更方便些。”

言毕,在吕台耳边说道可如此如此。

吕台听后大喜,带了两千兵马就杀向了阴密。韩信屯兵于华亭,派探马观泾阳之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