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页(1 / 2)

同一时间,在距离奇伊利草原不到200华里的荒原上,36门12磅钢制榴弹炮正一字排开,不断将开花炮弹往几百步外的西清军方阵轰过去。而在炮兵阵地左右两边的旷野上,分别排列着四个千人左右的骑兵方阵,一副跃跃欲试准备突进的样子。

而在西清军大阵的另外三面,则东一群西一堆的摆着不少蒙古骑兵,个个都抱着洋枪,好像看戏一般欣赏着他们往日的主子在挨炮轰。

“李军长,看上去差不多了,那些满人已经坚持了一整个白天,昨天晚上也在挨火箭炮袭击,士气也该溃了。不如由末将去劝一劝,没准能让他们投降。”

“投降?”李秋生脸色一动,“可以把握?”

萨尔图克汗拍拍胸脯道:“如何没有把握?下官昔日在伪清时就是那舒兴阿的部下,素知此人是贪生怕死之辈。只要军长大人能饶他一命,这起码15000的西清军就能降了咱们。”

“需要开什么条件么?”李秋生皱了皱眉。饶一命还成,要封官许愿他可说了不算。而且大明复国至今,还没有给满人封过官呢。

“当然是活罪不免,罚他们做5年苦役,帮咱们种地修路筑城。”

“他们肯吗?”

“如何不肯?”萨尔图克汗哈哈一笑,“如果不是这么说,舒兴阿那厮还不相信呢。不过,舒兴阿和几个头头还是要照顾一二的。”

李秋生点点头,“这个本军长还是可以做主的,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们去做苦工,他们个人的财产,也都可以保留。”

第920章 打仗没炮灰怎么行?

看到自己昔日的老部下现如今耀武扬威地代表明军来劝降,曾经当过伊犁将军舒兴阿忍不住就老泪纵横起来了。

“大人,咱们……”一旁的德兴阿还有另外几个旗人汉子,也都抱头痛哭起来了。

“大人,咱们和他们拼了吧!拼个鱼死网破也是好的……”

“死吧,死了也对得起祖宗,对得起皇上……”

“降了汉人,也是生不如死啊!”

这几个家伙说得也不错。虽然朱皇帝本人对旗人并没有什么偏见——真的没有,他是受后世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影响出来的一代新人,骨子里就不是什么大汉族主义者。

看看他的后宫就知道了,整个一八国联军啊!而且他还给自己弄了个蒙古大汗的头衔儿。

不过朱济世这人还有一个特点,非常功利,非常现实,非常自私,同时也有那么一点……软弱!不是那种为了什么民族融合的崇高理想可以去和古人作不懈斗争的穿越者。除非这些古人的政策会影响到他大明王朝的统治和传承,他才会想尽办法去和他们周旋,去引导或逼迫他们进行改良。

所以对于明军上下对满人的暴烈政策(都是一帮天地会分子搞出来的,像韦小宝那么深明大义的天地会造反派,朱皇帝手下是没有的),朱皇帝从来就是耳充不闻。反正这些人都是死老虎,根本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不像蒙古人在大明的对俄作战中会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值得拉拢。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这几年来真正投降明军的满清军队并不多,而且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比如荆州驻防八旗和买卖城内的奕欣余部,不过这些人降人也是死罪可免,活罪不饶,5年苦役还是要服的。至于能不能熬出头,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因而跟着奕詝一路跑到西域的旗人心里都有这样的想法:宁愿战死也不能投降汉人!不过千古艰难唯一死,想想容易,漂亮话也好说,真的事到领头还是怕的。一边说着慷慨激昂的话儿,一边都是脸色苍白面若死灰。

“舒大人,各位大人,我萨尔图克·宝顺是什么人你们都知道吧?”看到一票明明害怕的要死的满人将官还绷着旗下大爷的架子,萨尔图克心下暗笑,面子上去更加诚恳了几分。“兄弟我也是八旗子弟,八旗蒙古正红旗的,老祖宗可是跟着爱新觉罗·福临进的关。现在不也当了汉人的官儿?还封了个汗。可见汉人和咱们也不是完全不能容的。”

几个满人心想,你是蒙古人啊……大明皇帝想要和老毛子争夺西伯利亚和中亚,没你们蒙古人帮着放羊牧马能行吗?靠汉人自己能霸住那么大片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