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他如何知道覃钰是他们晋级的关键呢?
张卫被徐一擒住,但是,这世间并没有第二个张卫。
而且,看王老贼的样子,恐怕比金洚还要苍老得多,他需要晋升的迫切性,更应该超过金洚才对。
可是他却好整以暇地让自己和他孙女谈诗文?
想到“好整以暇”这个词儿,覃钰似乎突然有些明白了什么。
“覃钰哥哥,刚才听到你吟的那首大梦诗,真是精彩,爷爷喜欢,蓉儿更喜欢呢!”
覃钰勉强一笑,他虽然前世编辑过许多社科文集,其中前人的诗词集子也有不少,但毕竟是现代人,并没有吟诗作赋的特别爱好,忽然被一个清新小妞赞许做的诗好,不觉有些尴尬。
“随口小调,不成体统。”
“哥哥能否再为蓉儿吟诵一首呢?”王蓉俏媚清纯的双眼直直看着覃钰,十分期待地问道。
“这个……那啥……”覃钰张口结舌,被她看得识海一片泛白,忽然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识海里顿时响起一阵幸灾乐祸、坐观烟火的笑声。
“覃钰,再来一首吧!”大脑袋高声叫着。
小珍和珠珠默不作声,心里都想,这还不简单?
第三百八十四章 思仙篇
覃钰脑子里,倒是真有不少应景的诗赋,这些名篇大多流传后世,千秋不衰。
不过,和一个小女孩随便泡泡,就没必要那么惊世骇俗了吧?
覃钰被王蓉青春的朝气逼迫,只是一瞬失神,迅即清醒过来,集中精神,心思急转。
“也罢,既然如此,那就再来一首。”
他抬头看了对方祖孙两眼,略略思忖片刻,便选定了一首,慢悠悠地吟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名篇《饮酒之五》。
覃钰之所以选择陶渊明的诗,原因有二。
其一,陶潜乃东晋末期名士,距离两汉未远,他的诗篇和和此时汉末的气质较为契合,典故什么的大都容易领会。若是选了相隔太久之后的盛唐气象,不免马脚过多,太过突兀了。
其二,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人的鼻祖,和隐居秘境之中不知多少年的王老贼,在心境上容易沟通,激发共鸣,找到几分“知己”、“知音”的感觉。
果然,这四句一诵,王家祖孙二人同时面露惊喜之色,聚精会神,倾听不已。
覃钰端起米酒耳杯,轻啜一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