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1 / 2)

刘羲摇摇头道:“有酒有肉,请我来我怎么会不来呢?”

“可你当初为何要走呢?”公子卬的声音有些淡然,他叹道:“今日,我乍一相见,几乎不敢相认,你……你……你做下了那种事情,怎么还敢到秦国去呢?”

刘羲微微笑道:“自然,我是不好离开,可是请公子细想,公子先是赠金,又是送美,最后,又给我天下的名!我再不走,怕就是走不出去了!自古名利害人,难道,公子想要我做豫让吗?那可并不是好事呀!”

豫让自然是得到了忠义的侠名,后世的剑侠客臣都以此为榜样。但问题是,想想豫让之主,智伯的下场吧,身死族灭,领国被分,最后,连自己的头也给制成了漆器做盛酒的工具。

刘羲的话是说,我这样的人自然是好,但我如果给你做了家臣,只会给你带来不好的事情,到时,你和我没有一个会有好的下场,不如分离。

同样,如果刘羲和公子卬在一起,也将如一只雄鹰一样,给关了起来,不能一飞冲天,想住金丝笼子的代价就是自由。

哪个英雄喜欢当金丝雀的,至少刘羲不想。

公子卬长叹一声,也是感觉到难受。

刘羲是个奇人,收笼奇人异士,是战国时那些权贵们的最爱。后世如四大公子等莫不如此,只是,天下间的英才哪有自愿屈身的,四位公子门的门客天下,但知名者有几?最最出名的,反而是那鸡鸣狗盗之徒,收门客至此,不亦悲乎!

忽然,公子卬起身轻语道:“若我为魏王,尔当如何?”

刘羲怔了一下,他可以说是没有想到,没想到公子卬会对他如此的看重,可以说,在战国时,人们的确会有看重武士的习惯,但这个时候,重心,的确是在向那些出主意的文人策士上发展。

见公子卬如此之说,刘羲也是用了心,道:“你以国士待我,我自当以国士报之,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帮你得到,但你不是大魏王,你只是一个……不到必要的时候……是不会动的大魏王弟!你生而富贵,但你没有如我般的翅膀,所以,你不是青天,你容不下我!”

公子卬听了,哈哈大笑,先是哭,然后笑,最后道:“果如尔所说,尔今后必将名动天下,只是我却是不能一观风彩了,只恨我不是大魏王,我现在第一次后悔我不是大魏王了!”

公子卬说了一会,抬头看看,上面,只是天花板。他忽然跳起了来,拿着一支击子,击磐而歌!

“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这首魏风,是公子卬的最爱,刘羲当然知道,在军营的时候,他就听过了这首歌,现在再听,竟然有着一种别一样的感觉,说不出来,但很美好,一种男儿郁郁不得志的凄美之感。果园里面长着桃,果实可以作佳肴。我的心中多忧伤,又唱歌来又诵谣。不理解我心的人,说我书生太狂傲。莫非他们说得对,你该说些什么好?我的心中多忧伤,我的忧伤谁知道。我的忧伤谁知道,何不丢开不去想。果园里面有酸枣,果实可以作吃食。我的心中多忧伤,国中周游且消愁。不理解我心的人,说我书生不知足。莫非他们说得对,你该说些什么好?我的心中多忧伤,我的忧伤谁知道。我的忧伤谁知道,何不丢开莫烦恼。

公子卬,他是战国这个时代的悲剧人物,他的出生就不幸,虽然他生而富贵,但生于王侯间,岂有自由与幸运?世人说他的一切是一种幸富,有钱有财,还想要什么呢?但公子卬有报负,有才情,他可以发挥他的才能,但问题在于,他不能!

由于大魏王的王位是争出来过的,所以,大魏王对这个弟弟格外看重,这种看重仅限于公子卬的生活,也就是说,大魏王允许公子卬过走鸡斗狗的生活,但不同意他过持权掌柄的日子,但大魏王对别人也是一样的不信任。所以,大魏王一直在用公子卬与不用公子卬之间来回着,这是让公子卬最最痛苦的事!

第85章 猗氏来阻

当大魏王用公子卬时,公子卬会把这件事办得完好,所以大魏王常常说这件事还真离不开公子卬,但一旦没了事,大魏王就会把公子卬手里的权力一下子拿掉!

事实上,大魏王只同意公子卬处理国内的一些不紧要的政务。

可这些政务上,大魏王又会指手划脚,你说公子卬一天到晚的,这日子还能怎么过?

生而不幸公子卬,生而幸者,又是公子卬。

可谁能说得清楚公子卬的幸与不幸呢?如果不是如此,公子卬的夫人也不会冒险向刘羲说出那些话,但她没说完,公子卬就来了,所以公子卬的夫人感觉到难过,她是知道公子卬的,当然想着让夫君更上一层楼,但哪有这么容易,一切,只能成迷。

夫人没能说出她要说出的话。

刘羲猜到了,但他也不会对此事上心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