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1 / 2)

李重九来到前方,只见车辙在雪中碾得横七竖八的道道,而几名士卒正费力地从雪泥之中,抬起一陷入深坑的马车,一副愁眉苦脸之状。

眼下大雪封路,进退不得,士卒不由沮丧。

李重九问道:“众将可有何妙计?”

温彦博,王马汉等大将都是一副束手无策之状。

这时突地稽言道:“末将却有办法。”

李重九双目一亮言道:“速速说来。”

突地稽言道:“我们辽东常下大雪,故而出行时,车轮都作得十分高大,而眼下我们可令人在前铲雪前行,再令士卒从山路边砍伐树木垫在车下行进,如此就可。”

李重九笑着言道:“此办法大妙。”

突地稽言道:“我靺鞨战士不畏严寒,可将铲雪伐木交给我们来处置,为大军铺路搭桥!”

“善!”李重九一口答允。

当下突地稽率领三千靺鞨战士轮番铺路,前方大道果真畅通,兵车辚辚之声,响在大道之上,难行之路顿时畅通无阻。

一旁汉军士卒见此不由齐声高呼庆幸,顿时士气重新振作。

李重九令后军待大军行进过后,将木板全部拆除,再堆雪毁路。

而身后追击的三万唐军,却没有突地稽之办法,一路走着被李重九捣得稀烂的烂路,苦不堪言。连唐军骑兵都不得不下马,牵马行进。

如此又行了两日,李重九大军抵达太原郡上党郡交界太谷县。进入太谷县境内后,山势渐缓,马上要进入平原。

前军探马禀报,前方山岗之上发现唐军步卒,人马极众拦截住去去路。

而拦截在前方的乃是唐军大将李仲文,潘何仁,此二人都乃是李芷婉夺取关中时的部将,他们必是奉李芷婉之令,率领留守恒山郡的一万唐军赶到。

闻之去路有唐军,堵截之时,众将皆是倒吸了一口气,这几天为李三娘三万唐军追赶,大军已是疲乏不堪,若是遇到这股生力军,真是陷入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绝境。

李重九闻言却并无半点忧色,因为他知道尉迟恭,颜也列的两万接应大军,这时候必也是到了左近。

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归之战

从恒山郡赶来的一万唐军驻扎山岗之上,其大将分别乃是李仲文,何潘仁。

李仲文未到四十多岁,面留长须,颇有儒家之风。他出身大阀赵郡李氏,乃魏八柱国之一赵国公李弼之孙,论资排辈乃是李密的堂叔,其年少时好魏晋名士之风,行止放诞不羁,故而一直被族中长辈认为是末流之才,不堪造就。

但李渊晋阳起兵后,关陇门阀皆倒向了李渊,李芷婉当初在关中募兵时,李仲文率家丁曲部自投于李芷婉帐下。李仲文攻打长安数立战功,后官加太常少卿。

而李仲文一旁的何潘仁,则是赤眉碧目,乃是出身西域胡商,隋末大乱时,于关中聚众两万呼啸为寇,七万大军中仅何潘仁就带来两万人马。何潘仁能投李芷婉,其军中长史李纲立功不小。

李纲乃是旧太子杨勇的太子洗马,杨勇被废后辞官,大业末年为何潘仁征辟为长史,言听计从。何潘仁当初能投靠李三娘,多亏李纲之力。李渊攻取长安后,李纲就拜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辅佐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