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主是谁?
现在提及这个名字,整个天下的人谁能不知谁能不晓,一旦瓦岗军攻破东都,那么李密就是天下共主。
卢承庆,薛万述知此人,居然与李密相熟,皆是露出了震惊的神色。待重新打量李重九后,二人似同时又重新认识了一番般。
卢承庆当下言道:“莫不是那舍妹日日念在口中,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我听舍妹说此乃是一介布衣而作,没想到却是徐兄。”
薛万述言道:“此诗我亦听闻过,我想能作此诗者,他日绝非池中物,方才怠慢了,请再受我一揖。”
李重九见薛万述胸中坦荡,当下也十分喜欢,还了一揖。
倒是眼前,当初那白马寺门前的独孤三郎,却是不忿,心道什么,池中之物,当年在白马寺时不过是一介布衣,现在六年后穿得还是如此寒碜,显然也不是什么了得人物。
这位独孤三郎,于是双手虚握,问道:“当年白马寺匆匆一别,不知徐兄眼下在何处高就呢?”
李重九看去,六年不见,这位独孤三郎也已非当初那意气少年,沉稳了许多,看他腰间革袋,举止气度看来也是位居人上之辈。不过此人这点浅薄的心事,李重九依旧轻而易举的一眼看穿。
李重九笑了笑,佯作一副心虚的样子,言道:“在下蒙得温先生青眼,在温家行走。”
这位独孤三郎闻言摇了摇头,桀桀笑了两声地言道:“原来如此。李兄高才,若不想屈居人下,不妨来左御卫军。我独孤修德,身为左御卫军虎牙郎将,让尔作个司仓,参军应是可以的。”
卢承庆闻言摇了摇头,暗道独孤修德张狂,生担心李重九动怒。但却见李重九轻轻抬手,言道:“多谢独孤兄好意。”
独孤修德哈哈一笑,当下入座。薛万述亦是摇头,言道:“还请温兄,徐兄不要见怪,家父乃是左御卫大将军,若是李兄有意,我可为你引荐家父。”
这薛万述显然有诚意多了,替李重九引见薛世雄。李重九微微一笑,仍是淡然称谢而过。薛万述见李重九不吭不卑倒是肃然起敬。
第两百五十五章 一面
明月楼,三楼宴厅,二十几名健卒,把守于走廊之上,一旁的客人见到这些健卒们内衬的坚甲,皆是知趣的从一旁走开。房内透出铮铮琵琶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宴厅之中众人,皆是露出凝神倾听之色。各样的涿郡高官皆是默然而坐,坐上首的那名老者不住,不住点头,显是勾起了心事。
一曲而罢,宴厅之中众人恍然回过神来。垂帘之后,曲嫣然抱着琵琶向众人微微行礼,众官员皆没有拿捏架子,反而一并鼓掌。
一名老者笑着问道:“薛公何故忘神呢?”
老者笑了笑,看向众官员,挥了挥手。在坐的歌姬,舞姬,皆是懂得察言观色,皆站起身来行礼后退出门外。众人心知老者必然有话要说,当下都是停杯,双手置膝注视对方。
这老者抚须言道:“歌舞虽好,但却是温柔乡中,眼下天下反贼并起,李密攻东都甚急,窦建德于河北逐渐势大,杜伏威在江淮已成气候,吾辈身为朝廷重臣,当为君分忧。”
说到这里老者言语之中,已是一片肃杀之气。
众官员当然也知眼下的时局,但他们皆是本地官吏,首先想的倒是如何保住涿鹿这之地,想的是家族家产的安全,境内不受义军涂炭。
老者言道:“吾已接到天子旨意,不日率左御卫军沿运河南下,侧击反贼李密。”
老者此言一出,当下一名官吏言道:“薛公,你乃是我们涿郡的定海之针,你可不能走啊,若是你一走,涿郡必然为反贼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