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他身边得力的人,就是一个彭时一个崔浩……崔浩放出来没有?”
上一次张佳木大捕文官,崔浩也是其中之一,到现在人已经放的差不离了,皇帝知道,要说学问,当然还是彭时高,但要是在太子心里的地位,崔浩却比彭时强的多了。毕竟一个太过方正,年纪也太老,而另外一个,却是年轻英俊,权谋机变都很来得。
“小崔学士啊,已经放出来了。不过,听说小崔学士到地方去了,吏部摇签,分发江西当知府来着。”
崔浩这种发落,当然是受了连累。这一次大风波,其实和他关系不浅,所以仅仅是发配出京,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
“哦,哦,其实崔某人是和真正的贪官不同,倒不必这么把他发配走。”皇帝颇觉苦恼,摇了摇头,道:“既然这样,还得再给太子挑人。你去,告诉他说,身边要多留正人,不要把猫的狗的都留在身边,仔细着,亲君子,远小人,慎节爱人,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胡闹……就是这样,去吧”
第642章 阴云
“奴婢见过小爷。”
得了吩咐,那名内侍自是匆忙赶到太子宫中,见面叩头,无消说得。
“好了,天天见面的人,何消如此多礼。”
太子正和几个近侍斗蛐蛐,这是宫中消闷解乐的常备娱乐,除了杂耍、听戏、书写画画儿,就是游西苑,玩六博,击捶丸,要么就是斗蛐蛐了。
其实当时娱乐不多,但上位者要玩,总也能玩出花样来。
当年宣宗皇帝也爱玩蛐蛐,公余消闲,但因为扰民,各地县官驱民捕蛐蛐供奉内廷,所以颇有几个缺德的文官给宣庙起了外号叫“蛐蛐天子”,有此殷鉴在前,现在宫中都是自己派人去抓,虽然如此,找来的蛐蛐也是民间很难得一见,而且,装蛐蛐的葫芦也是缠金丝镶嵌绿松石,华贵非常,大内之外等闲人间是见不到如此好看名贵的器物。
“小爷这蛐蛐是越厉害了。”
叩首之后,崔太监起身,站在一边看着太子斗蛐蛐,为了凑趣,便开始大声夸赞起来。
十来岁的太子,快成人没成人的样子,正神色紧张的看向两只咬斗的蛐蛐,听着崔太监夸,便只是随口答道:“我这虎头大将军还看得?”
“看得,看得……咦,小爷快看,咬上了”
两只蛐蛐果然咬斗在一起,太子那只是黑身淡黄色的头,这种蛐蛐勇悍绝伦,咬着了对手就不松口,没一会功夫,就把对手给咬死了。
“哈哈,妙,妙极”
太子极为欢喜,对着一个小内侍道:“输了我二两银子,可别赖。”
“小爷放心,二两银子奴婢还给的起。”
换了别人和太子这么说话,必定是非礼犯上,太子乃一国储君,就算是皇帝也要给他三分面子,不过被一群小内侍这么抢白,太子却是一点脾气也没有,只是自己笑呵呵的喂着蛐蛐,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把蛐蛐装在葫芦里收起来。
“对了,崔大伴,你来有什么事没有?”
过了半天,太子才想起姓崔的是皇帝身边的人,再想起自己今天荒唐,居然忘了去请安,一时便心虚起来。
“没事,没事。”
崔太监笑咪咪的答了一句,然后道:“小爷是身子不适,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