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庄子还几里远,但已经可以看到高大的钢炉在冒着黑烟了,但就在这个时候,从林间出来十几条灰衣劲装的大汉,身形高大健壮,而神色阴冷彪悍,虽然人数比李贤的随从少,但为首的低沉喝问,竟然唬的李贤的一群随从都不敢出声。
“我是李贤。”见是如此,李贤索性就自己在马上笑道:“请快派人上禀太保,说我学生要求见于他。”
鲍家湾这里,来往的官员很多,但十个有九个半都是锦衣卫的人,要不然也是幼军或是巡防衙门的人,很少有外路武官过来。
外系的武官都少,就更加甭提文官了。
而过来这里的官员都很懂规矩,在外围就会找到引路的人,层层关卡早就把号牌身份验对无语,才能畅行无阻。
眼前这几十号人,一看就知道是大官的仪卫,所以外围并没有阻止,只到了这最内圈的防御时,才有人出来拦住去路。
“原来是阁老”
锦衣卫内卫的官员,当然不可能连李贤是谁也不知道,当下吃了一惊,微微一征后才道:“请阁老恕罪,下官要去回禀一下才能放行。”
“这个是自然。”李贤在马上摆一摆手,道:“贵官责任所在,本部堂在这里等候就是了。”
堂堂大明首辅阁老,连庄子的边还没摸着就被拦住,与行的从人虽然对张佳木很是敬服,此时脸上也都露出不满的神色。
还好,锦衣卫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传信,没过多久那内卫的武官就回来了,脸上也是带着歉意,向着李贤道:“太保回说,不知道阁老驾到,不能远迎了,请阁老现在就随下官进庄。”
“好的,有扰了。”
鲍家湾在京城上层人物的心里是极为神秘的所在,李贤自然也并不例外。到了庄子的外围已经明显与刚出广渠门附近时不同。
大小不一的庄园四周,到处都是玻璃棚和琉璃大棚,阡陌纵横,一眼看不到边。大块的农田种植的是葡萄或是种类不一的蔬菜,有一些棚子已经明显在做过冬的打算……李贤知道,京城现在冬天最少有二十种蔬菜是这里供应的,就拿黄瓜来说,往常是一两以上,甚至是二两白银一根的天价,寻常人不要说吃了,看一眼也是难得的福份。除了豪富勋戚之家,就算是李贤家也不舍得吃这个玩意。
但现在不同了,黄瓜大量供应,价格已经掉了下来,当然,还得两银银子一根,虽然还是很贵,但寻常人家也是能偶然尝尝鲜了。
除了这些,还有现在赫赫有名的生态循环圈,到处都是羊舍猪圈,牛栏鸡舍,自然,这个时节也是到处的满仓的粮食……阡陌之中,也到处都是点麦子的农人。
这里方圆都是张佳木的佃户,明显能看出来,比起别处的农人,这里的人肤色更加红润,健康,漂亮的多,身上的衣物也更厚实干净。
再看道路,笔直通畅,比起城门附近要宽阔许多,而庄边人家的卫生环境,还有庄子中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更是映证了张佳木对佃户恩德深重,庄上人不仅占了很多便宜,而且还可以免费读书的传闻。
“太保真奇人也”
李贤蒙皇帝历次的赏赐,自己家中也有几千亩田,分成三个大小不一的庄园。他虽然不会如普通的豪强那样薄待苛待佃户,但该收的也收,不该给的也不曾给过。但与张佳木这里一比,仿佛自己的行为卑污下流,读书几十年,言必称圣贤,但所行所为,哪里配得上嘴里的言辞?
倒是一个武人,不声不响的做事,而书中所说的大同治世,所谓老有养幼有教,已经是在张佳木的庄园里实现了。
自然而然的,李贤对张佳木也是由带着怀疑的敬服,到无比佩服。
他心中只是有一点隐忧,张佳木的所为,不要说不象一个武臣,就是一个勋戚,也远远不如,所为者大,所谋者也大,他的底线在哪里?
现在局面已经清楚,皇帝对张佳木是无保留的信任,当然,这是极聪明的作法。现在的局面,就算是皇帝想对付张佳木,就算能成功,给大明帝国带来的伤害也是致命的,其撕裂的伤口,必定会教皇朝一直不停的失血,一直到死亡。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这个太保的势力扎根于各方各面,深入肌里,对付他,就是在对付整个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