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页(1 / 2)

当然,也有不喜欢的。石彪传首九边,其心腹有副将三人,参将七人,游击十余人,守备三十余人,其余千、百户二百余人,把总、中军营官、队、火长数百人,皆被拿捕。

这其中,守备以下官小,全部贬为小兵了事。

守备以上,判斩者二十余人,流放者十余人,在朝旨到达大同的这天,炮声隆隆,数十颗人头落地的同时,数百人神色凄惶的上路。

他们的目的地就是甘州,或是凉州,此去千里荒凉,前途茫然,也算是人生至悲之事了。

就在流放的人群之后,余佳率着数十部下,打量着流放出城的人群,自己却是打马向东……他要赶往京城,去参加张佳木的婚礼去了。

第529章 返京

这时离婚礼吉期已经不到二十天了。

京城里自皇帝在正统年间那一次大婚以来,已经有二十余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从正阳门外就明显看的出来,纷纷扰扰的人群比往常多了好些倍。

有些是象余佳一样,奉旨陛见,述职记功,顺道儿来参加这最近二十年来少有的一场大热闹的地方官员。

有的则是听到消息来瞧热闹,长日在家无事,遇着这种大事必定就会出现的地方官绅,当然,太远的就赶不及了,总以北直隶,也就是后世的内蒙一部,河北大部、山东、山西少部的这一大块地方的士绅来的多。

再有就是带着珍奇货物进京来,赶这一场大热闹,想顺道儿再发点小财的商人之流。

当然,也有的是什么也不为,专为赶这一场国朝第一权臣和皇帝长公主奉旨成婚的大热闹的闲人。

这事儿,就和鼓儿词里一样,透着新奇,好玩。以国人爱热闹的劲,现在又正是冬闲和春夏之交忙夏的空档,过了这一段可就是要忙起来了,农民忙,普通人也忙,每天早晚都不得安闲。

所以人来人往的倒都是夸赞一句,皇帝家这一次挑的日子还当真是不坏,皇家图个体面,大家凑个热闹,彼此两便,当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余佳原本该从西便门入城,不过他特意绕了一圈,先到了正阳门和广渠门一带看,瞧着络绎不绝,甚至是全家老小一起往京城赶的情形,当下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笑道:“咱们大人的人缘不坏,看吧,这么多来凑他热闹的人。”

当时红白喜事,参加的人多人少也是视为主家的人缘如何。红事还罢了,白事如果没有全村的老少帮着一把手,也就是那家人做人太过失败,实在是太不得人心了。

从广渠门再向东北,却是东便门。

“大人,从这里进去如何?”

有个侍从在马上喊着问。

“不,今天风和日丽,是好日子。”余佳兴头很高,笑道:“我要去德胜门,从那里进去。”

“随大人的意就是。”

跟随余佳回来的当然是大同卫的老人,官职最低也是个千户了。余佳自己还只是佥事指挥,不过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提拔只是指顾间事了。

回想起大家奉命出京,前往大同经营时的艰辛困苦,还有那种如履薄冰似的小心,一切到了今日此时都有回报,而大家所敬服的张佳木又顺利晋位侯爵,成为与国同休的勋亲大臣,而且,还要迎娶皇上长女公主,这样的荣耀光彩,整个锦衣卫哪一个不是喜气盈腮,替大人,也是替自己高兴?

这几天,不少人走路都是哼着小曲,从大同赶往京城是三十多个驿站,有一半多大家只是换马或是吃个饭打个尖就上路,虽然辛苦,却是没有一个人出声抱怨。

能在这时候赶回来,原本就是天大的福气,跟随余佳回来的这几十人,大半都是当初在坊丁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