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会儿,各人才知道张佳木为什么这么器重这个半老不死,看起来也很没有威仪的老账花子了。
“钱老夫子。”听完之后,张佳木默思片刻,便是笑道:“往辽东的酒,可以增加一些,往南都的,叫他们酌量减三成。”
“是,东翁。”钱老夫子心中简直佩服之至,但脸上也并没有露出太多表情。这个东翁,心志刚毅,而且不尚虚文,用在一般人身上有用的东西,用在他身上反而是适得其反。如果自己知道其中关键,并且大加吹捧的话,没准会被这个年轻的东主看的太轻,以后就很难有这种半超然的地位和尊重了。
当下只是答应一声,便匆忙起身告辞。
张佳木甚是和气,起身将老夫子送出院门,揖让一番,才又重新回座坐下。
“汤三,把这个月的利银,悉数送到鲍家湾去。”坐定之后,张佳木略一思忖,便道:“那边最近用银子很多,这一次不要拨个几千几千的了,索性把这一注银子全给他们算了。”
“是,小人立刻就去办。”
“还有,知会总务的人,办学的事,等银子一凑手,就开始施行。民间也多张贴一些榜文吧,寒门子弟如果有志入学,并且先通过考试的,可以先领一笔补贴,这样对生活也是不无小补。”
汤三就是底层小民出身,原本是朝不保夕,是张佳木把他从泥潭中一手拉拔了起来,此时听得吩咐,心中感动,但他在张佳木身边伺候,从来不多说一个字,当下只是答应下来,然后便也匆忙离去。
第372章 相约
“佳木。”王勇问他:“我刚听了,反而迷糊,为什么南都那里这酒卖的很好,士绅们互相竟价以得一尝此味,而辽东那边销路平常,酒价是各省最低,我以为你要削减辽东的量,增多南都那里的量,结果却是适而相反,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如果是一个后世人的话,也就不必有此问了。
“这其中自有学问。”张佳木想了半天,自觉在营销学上培养王勇的意义也不大,于是只得卖一个关子,笑道:“你过两个月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那我就拭目以待好了。”王勇是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典型,虽然好奇,不过张佳木不说,他便也不问,彼此一笑,倒也是其乐融融。
任怨却道:“我倒是替你发愁,这一注银子真是来的容易,失去未免可惜。听说现在各家也都有意自己酿葡萄酒,等他们也都卖酒时,咱们的财路可就窄多了。”
“不然。”张佳木哈哈大笑,站起身来,很得意地道:“说起别的,可能我还有对手。说起做生意,放眼大明,恐怕无人敢望吾之项背。”
“唉呀,真是受不了啊。”
“是啊,铜臭逼人。”
众人正做掩鼻状时,外头有人笑道:“佳木又出什么漏子了,叫你们这么笑他。”
这处精舍,除非是通家至好,犹如兄弟一般的交情,不然是断然不得到此。锦衣卫中,哪怕就是刘勇和薛祥这样的亲近心腹,也是没有什么机会到这里来的。
过来的,当然也是有资格不经通传允许就可以昂然入内的人,听着声音,大家便都笑道:“此人一来,更加热闹了。”
来的是王增。他加入锦衣卫为武职官,以举人的身份授职千户,叫很多人大觉意外。王家原本是文臣,虽然由文转武,但没有理由让子弟加入锦衣卫这种特务部门,有辱家风。
虽然现在武职官世袭多是挂着锦衣卫的世职,但那只是不带俸禄的官衔罢了,真正任职,肯定与锦衣卫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