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济哈的一笑,说:“真是好笑了。马和粮食也就算了,只要不出境,我也拿得出来,但刀矛弓箭,我一个商人,可弄不来这么多。”
郭威道:“武器只是暂借,我想郑大官人会有办法。”
郑济笑得更厉害了:“就算有办法,只是我为什么要帮你?”
郭威道:“大官人的生意遍布凉州,凉北出贼,难道郑大官人就一点责任都不愿意分担么?”
郑济道:“平叛有军人,我们只是商人。”
郭威道:“官兵民兵,各有其责,各有其用,官兵抵御外侮、平灭大寇,这帮只是小贼,所以元帅才交给民兵。河西乃尚武之乡,丁口又少,兵民当为一体,方能纵横天下,兵民分得太开,当兵的不堪重负,为民的久不历战,慢慢会渐成积弱,于国于民都不是好事。”
郑济笑道:“于国于民、纵横天下的话,不是你这种人说的。”他当面讲出这样的话,那是很重的轻侮了。众宾客听了一起助笑。
郭威道:“既然郑大官人吝于出钱,那我另寻他人去。”
郑济脸上微现怒色,喝道:“回来!”叫住郭威后道:“你说什么,我吝于出钱?是你不值得我出这笔钱!”
郭威道:“说什么值得不值得?我是元帅亲命之校尉,有什么不值得!仍然是吝财而已。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无事时不愿出钱,到了有事时怕不能一呼百应。”一请礼,道:“告辞。”
转身就走,一点犹豫都没有,郑济反而被他这样刚断的魄力镇住了,再次叫道:“回来!”重新打量着郭威,道:“你要向我借钱借粮,既说个借字,事后拿什么还我?”
郭威道:“取官人的钱粮,若取胜,还官人声名,若不胜,捐骨沙场,如此而已。”
郑济道:“你现在手头有多少人?有把握赢得了休屠部那帮叛贼么?”
郭威道:“现在有精兵两百人。”
郑济愕然道:“两百人?听说休屠部可有几千人!”
“人数不是问题,”郭威道:“我只是缺刀马钱粮,若都有了,平灭区区休屠部不是难事。”
郑济沉吟着,看看郭威腰间的佩刀,道:“我可以帮你,不过钱粮容易,武器却……”
合舍里忽然道:“大官人若愿意出钱,武器我来帮忙想办法。”
郑济没想到合舍里居然主动愿意帮忙,心中更带着诧异,寻思:“元帅行事人所莫测,这个郭威也不是个常人,他既有这任命,只怕内中另有深意!合舍里或许是收到了什么消息。”便道:“好!钱粮我出!你明天来交接吧。”
所有宾客都愕住了,郭威脸上不喜也不讶,又行了一礼,道:“好,那我明天再来。”
河西不比中原,民众都能保有武器,只是必须接受官府的监管而已,所以民间也有不少兵器,合舍里本有民兵首领的背景,郭威又得了张迈的委任,行其事来便名正言顺,第二日郑济果然准备好了钱粮,武器马匹却要三日之后合舍里才筹得全。
那晚与会的一些宾客揣摩郑济之意,也认为其中必有蹊跷,有七八人便也跟着出钱出粮,又制了锦旗,因此这两百人从凉州出发之时竟是旌旗飘扬、刀马齐备,而且还有许多锣鼓,已成了一支民兵,只是没有统一的军装而已。凉州本多散勇,人性皆趋炎附势,因见这支民兵声势渐成,又有一百多人来投。
那明威戍在马城河中游,郭威带领这三百余人进驻明威戍,钱粮都捆上木筏,顺流而下,民兵之好用处,在于这批人既能为兵,又能做苦工,一切事务都由这三百人亲力完成。明威戍是唐朝时留下的一个旧城堡,乃是长城的一部分,长城损坏甚多,以天策军如今的民力也没法修缮。至于休屠部所在的休屠泽,那更远在长城之外了。
郭威到达明威戍之后踏勘周围地形,然后带领三百民兵将粮仓中放了不知多少年、在唐军到达这里之前早已被人忘记的发霉谷物搬了出来,混了些泥土,垒在明威戍堡墙的断残处,郭威就在劳作的同时进行编伍,其时天气已冷,他上午训练民兵,下午率众干活,白天将商户们所赠的旌旗插满了明威戍,晚上点燃篝火,火光让明威戍成了方圆数十里的地标。
丁浩、田安问什么时候去打休屠部,郭威道:“不用着急,时候到了他们自己会送上门来。”
天气渐渐转冷,附近有一百多帐没有随同休屠部造反的牧民见明威戍墙壁完好也进来避风,郭威以谷物为诱,将他们也组织起来,让其男子也帮忙防务,让其妇女帮忙料理后勤,如此又解放出了许多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