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1 / 2)

戒急用忍,百忍成钢!

出身卑微,因养在延禧宫,母子俩皆仰惠妃鼻息,天然便被化为直郡王一党的胤襈:……

就很佩服四哥,甚至把他当成了要模仿、超越的偶像。

分分钟坚定了他要努力巴结好大哥,悄悄培植自己的势力的决心。想着若他年他月,大哥一旦事成,他这好歹也是个铁帽子王。怎么也能让自己翻身,使额娘扬眉吐气!

总有人喜欢把自己的臆测强加在别人身上,将他纯粹简单的谢意脑补出万千花样来。

不过……

也是老十聪颖!

连他这个当事人,都是看到那些书、那些书单,才感觉出他这表面下的深深关心。更何况是从不惮于用最大恶意揣测旁人的他们呢?

胤禛摇头失笑,连晌午被唤去永和宫。

都没将其中究竟细说,只原原本本将胤俄送的礼与诸位兄弟们的反应复述了一遍。

德妃愣:“这个老十……”

“不愧是从小被宠大的孩子,行事上就少了许多顾忌,肆意妄为的很。说起来也不怪他,谁叫他们一个个的,非要拿人家做筏子,表现甚兄友弟恭呢?我儿也是时运不济,偏赶上这时候大婚。”

“且无须在意,只当收了份大礼吧。毕竟一万六千九百九十九套书呢,便每套半两银,折合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

胤禛扯了扯嘴角没应声,德妃也习惯了这长子略冷清寡言的模样。

只笑笑道:“如此也好。太子渐渐长成,肯定越发忌惮你们底下这些小的。胤俄出身太高,本人也殊为得宠。若再长进哪怕一点点……”

“哎!”德妃叹:“额娘有一言,我儿便不爱听也记着。虽则你们皇阿玛整天惦记着你们兄友弟恭,如他与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一般。可涉及江山天下事,哪来那些个手足和睦呢?”

“你这孩子既然已经身在局中,便应谨记自己是你皇阿玛亲自指给太子的。”

“首要忠于他,忠于他所立下的太子。其余人等……还是渐渐疏离罢,免得伤人伤己。”

胤禛默,许久后才深施一礼:“儿子多谢额娘提点。”

德妃只笑着摇头:“你这孩子!到底是我十月怀胎,掉下来的一块肉呢。不为你们兄弟打算,又为哪个打算?”

胤禛勾唇,笑意直达眼底。

相比与永和宫这边的母慈子孝,永寿宫这边就剑拔弩张多了。

紧赶慢赶也没赶上阻止名场面,倒吃了一场好瓜什么的。小公主心里可气,回永寿宫就狠狠给自家亲哥告了一状。并亲手挑了最细、最柔韧,打人也最疼的鸡毛掸子给额娘。

极力怂恿她狠狠揍这骚操作的家伙一顿!看他以后还不按套路出牌,胡乱给她得罪人不???

昔日里恨不得好成一个人儿的闺女儿子起了龃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