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莫惊春在宗正卿这位置上做了两三年,他推测出来偷养私兵的,就至少有几个亲王。
只不过这其中意思最张扬的,便是老齐王。
不然……为何偏偏这一次出事的是齐王世子?偏不是别的?
先帝真的能忍,也活生生将那些兄弟都熬到了暮年,再没了精气神。而再到下一代,能如正始帝这般霸道强硬的宗室子,却也没有几个了。
可即便如此,要动诸王仍旧不易。
不然为何老齐王会有这样的胆量,不顾正始帝的诏令直接回封地。
这便是有所倚仗。
而世家年后预备的联名上书,便是压迫。
他们要逼得皇帝对诸王动手。
而眼下朝廷边关,春夏和异族还有一战。西南蠢蠢欲动,另一个大将军正坐镇在那里,除此之外,朝廷眼下并无大将坐镇,如彭苏,何权这几个虽也是骁勇善战,却没有足够威严,若是真的出事……那朝廷就是几面作战。
这样庞大的军费开支,能够在短短一二年内拖垮一个王朝!
刘素听完莫惊春的分析,整个背后汗津津,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原本只是为了提醒莫惊春,才会在这时间上门,却万万没想到这么深入,实在令人畏惧。
而莫惊春却知道不止如此。
按着精怪的提示,二月的科举会有舞弊的嫌疑。
莫惊春先前一直在暗查,却查不出考官的动机与联系。他一度以为这里头或许还有别的关卡,或是要按在考场与巡考上。然这最近一二月爆发出来的事情却是连着大坑,世家和宗亲的矛盾眼下一触即发,两者对皇室又未必怀着善意,如若在皇帝,朝野看重的科举里爆出如此大事,也能极大打击科举的公正与名声,顺便毁掉正始帝为这一年恩科的念想。无论从哪里看,都有值得动手的机会。
这便是刘素不知道的事情了。
不过他已经感觉到年后朝堂的风波,再得了莫惊春莫要沾手科举的暗示,刘素回家后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与刘父拿了主意,预备着上值便寻个法子避开。
再说莫惊春这头,在细细分析完脉络后,他抽丝剥茧地弄清楚大半的内情。
这便已经足够。
余下的,便剩下究竟要如何和皇帝分说,毕竟……
莫惊春蓦然想起那夜除夕里,陛下的痴缠,一时间他又有点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