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仍以“类猿”比喻某些番邦,并且是光明正大的记载在朝廷文献上,这些发色和肤色迥异于汉族,轮廓也相对深邃的美人送不出去,甚至被嫌弃,倒也能说得过去。
最终是宦者给桓容提醒,高门不要,不是还有臣服的胡人?
“对啊!”
桓容一拍大腿,召来秃发孤等人,总算把这些美人安置妥当。
秃发孤等都是万分感激,欢欢喜喜带着美人回家。
这些美人不会成为妻妾,只会成为勇士们的“个人财产”,待遇稍好于奴仆,性命却不能自主,更不用说刺探消息。
各部使臣闻听消息,私下里认定:桓汉天子英雄盖世,不为美色所动,更擅利用人心。此番借花献佛,既免去后宫被安插探子,又试探过朝中文武态度,最后更以美人笼络人心,足见心计深沉。
“心计之深,非寻常可及。”
各部使臣归国后,纷纷极力劝说国主和首领,桓汉天子高深莫测,莫要与之为敌。若不然,怎么死的都不晓得。
得到这种效果,实在出乎预料。
仔细想想,桓容难免对月长叹,做皇帝做到他这份上,也算是不容易。
感叹之后,回转到内殿,挥退宦者宫婢,又铺开绢布,提笔给秦璟写信。
至于秦璟收到信后的反应……桓容双眼微眯,嘴角微翘,活似一只蛰伏在暗处,准备埋伏猎物的狸花。
第二百七十五章 兄弟齐心
桓容放飞鹁鸽,暂时了却一桩心事, 转而集中精力处置朝中之事。
首当其冲的, 就是西域和吐谷浑的朝贡队伍
由朝廷安排, 凡来朝队伍,不分外邦还是臣服部落, 全部安置在苑城,每日进出需持木牌,经过官兵查验。
如木牌丢失必须上报官署, 并有同行之人为证。如果无人证明, 不得入苑城半步, 都要安排在官署,等到查明身份方可离开。
苑城本为吴帝建造, 属东吴皇宫的一部分。
东晋元帝渡江之后, 在旧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 方有今日规模。
桓汉代晋, 桓容初登基就外出巡狩,自然无暇重修台城。去岁回到建康, 政务堆到面前, 更没时间关心修不修宫殿。
依照东晋旧例, 凡外使来朝, 本该安置在宣扬门内三里、御道西侧的官署。
奈何桓汉日渐强盛, 来朝人数太多,官署实在住不下。三省一番合议,只能上表, 请以苑城为接待使臣处。
看过表书,桓容很是犹豫一番。
不是他小气,而是苑城靠近虎房,西域和吐谷浑使臣住进去,无异是与猛虎为临。
虎房内新添两只豹子,原住户的心情不太好,每日里虎啸不停,定时定点,片刻不差。安排使臣住进西苑当真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