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之间,嘈杂声尽数远去。
不只是路旁的百姓,包括迎接新帝的文武都愣在当场。
“容今日立誓,存息一日,必竭尽所能逐走贼寇,恢复华夏,重振汉室!“
“昔秦之铁骑纵横天下,汉军之威涤荡匈奴,汉之臣可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今容承先民之志,必结束百年乱世,还天下百姓安稳!”
“今日立誓,苍天为证!”
八个字落地,铿锵有声。
人声轰然而起,老者眼含热泪,青壮满面赤红,妇人和女郎掷出绢帕,以鲜花铺路。
桓容直起身,挺立如松,站在车辕上。
典魁和许超互相看看,代替毛虎生和毛安之控缰,驱动大辂前行。
群臣步行在车后,郗愔为首,谢安和王彪之落后半步。
车轮压过压过柳枝和鲜花,吱嘎作响。
望着桓容的背影,郗愔再次感叹,桓元子后继有人。今万民归心,司马氏之运为桓氏取代,怕也是上天之意。
第二百三十二章 禅位大典
禅让大典由郗愔主持。
司马曜元服大婚时, 群臣对宾客之位避之唯恐不及, 各种借口推脱, 就是不想站到皇帝身边。
换成桓容登位,情况变得截然不同。饶是郗愔,也费了一番力气才拔得头筹, 从谢安和王彪之手里“抢”过宝册,成为宣读之人。
禅让台建在台城外,四周由将兵把守,通往台顶的木阶取九五之数,象征敬天之意。
御道两旁, 文武皆身着朝服, 面禅让台而立。
台下架起数面皮鼓。
鼓面绘有古朴花纹, 支撑的木架皆涂有红漆,以绢绸包裹。
数名殿前卫身着铠甲, 持矛盾立在鼓下, 十余名壮汉手持鼓锤, 用力挥动。鼓声隆隆而起, 震动耳鼓。
典魁和许超同时拉住缰绳,骏马打着响鼻,大辂慢慢停下。桓容踏着木凳走下车辕,手持玉圭,迈步走向木石建造的高台。
司马曜一身素色深衣,头戴缁布冠,在台下肃然而立。见到桓容,当先拱手揖礼。桓容侧身还礼。
二人一前一后踏上木阶,伴着鼓声登上高处。
郗愔手持宝册紧跟在两人身后,脊背停挺直犹如苍松。谢安位于第四,手捧传国玉玺,衣摆随风翻飞,愈发显得飘逸潇洒。
王彪之未能登上禅让台,和群臣一并留在台下。目送几人背影,随鼓声揖礼,一股躁动莫名涌上心头。